我的表叔与我是同一村子的。我曾作有《表叔其人与其诗》一文,兹移录旧文二段如下,算是对他作一简短的介绍:
他是我奶奶的外甥。文化程度并不高,只读过高小,好弄墨,善作诗,出口成章,三二分钟就能作一诗,故有“烂秀才”之称。所作诗多为五、七言。虽然在专家们看来,诗并不怎么样,但我这个喝过不少墨水的人,对其反映之敏捷也是非常佩服的。
表叔读书多,用眼过度,双眼高度近视,他外号“瞎子”。农村人是无钱佩戴近视眼睛的。出门干活不方便,劳动能力并不强,不过,人并不懒惰,田间地头常可见到他。他择偶的标准高,女方的模样要过得去,又还要有一点文化,要能理解他读书作诗。文刍刍的,对爱情有几分浪漫,不中意的女子他看不上,中意的女子又不愿意嫁这样一个“身有残疾”(近视),且有几分“酸气”的“在野知识分子”,结果,六十多了,仍然是孑然一身。
因我是弄传统文史之学的,他这个好传统古诗词的诗人,与我便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表叔看的书,主要是古诗词之类,我没离开武冈时,常向我借书看。我离开武冈后,家中留存的有关古诗词欣赏、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之类的书很有一些,他也仍借了去看,有一部分尚在他手里。弟弟想要回来,我说:犯不着,那些书,我也用不着,就给他吧。平仄韵律之学,相对较难掌握,得要有专书参看,他与我说过几次,我从我的书里挑了二本,托人带给了他,他很高兴。
回家时,我会上他家与他聊天,他与我谈及几个侄孙子读书不用功,很是伤感、焦虑,并让其中一个向我讨教读书之法。他还会当面向我背诵他所作的一首首古诗。他也会到我家来,照例是要诵读他的诗作的。听他诵诗,是要花上大半天时间的。他的诗歌,多与现实生活有关。我想,如果是生活在《诗三百》的时代,是会有采诗官把它收集了去的。他很信任我,把他的诗用钢笔工工整整地誊抄好,托人带给我。他的诗歌,我在《表叔其人与其诗》一文中已有所介绍,有兴趣的朋友自可参看。
记不清是那一年的暑假了,我第一次带了点苦丁茶回了武冈。父亲用来泡茶,说是好喝,给了一点给我表叔。表叔也觉得夏天喝来清凉,可解毒、消暑。从此,他比我父亲更喜欢喝这茶。我只要回家,或是有求学的老乡回家度暑假,我都会给父亲捎上苦丁茶,当然,也不忘捎一份给表叔。
今年夏天,我弟弟带侄儿过这边来了。来时,他见到过表叔,远远地与他说要到我这来,问要不要苦丁茶。可能是没听清楚,他不置可否。弟弟临离开重庆前,他并没有向我提及表叔苦丁茶的事。去年,父亲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所以,我自然没想到要去买父亲想喝的苦丁茶。弟弟动身回家的头天晚上,我还是突然想起了此事,只是已来不及上药店买了。弟弟也感到回家不好意思与表叔说。我说:不要紧,到侄儿返乡时一定带上。
昨天侄儿回家了。我们事前得为他作些准备。头一天,我就让妻子千万别忘了买上苦丁茶。弟弟发来短信,说是表叔埋怨他怎么没与我说苦丁茶的事,要我一定托侄儿带些回家。我不出门,一般是不会开手机的,当然,也就看不到这消息。送侄儿上火车站时,才看到了这消息,便回复弟弟:请告表叔,已买好!
去年回家时,觉得表叔老了不少。他本人也感慨岁月沧桑,从怀里拿出早就准备给我看的照片,不看则已,一看,我惊呆了:表叔年青时是多么英俊潇洒的。表叔现在还能做一些农活,政府好像也给他点低保金,生活还过得去。他有四个侄子(一个前年因病突然亡故),还有几个侄孙。哪一天,他生活要是不能自理了,我相信他的侄儿侄孙能好好照顾他。
至于他想喝的苦丁茶,我会一直记得给他捎带的。
青年时期的表叔
表叔所作的诗稿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言宋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