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转)从张学良侍卫官到抗日铁血英雄--李守义

(转)从张学良侍卫官到抗日铁血英雄--李守义

波心涛影(转) 波心涛影 2010-03-16 20:52 7

(转)从张学良侍卫官到抗日铁血英雄--李守义

                                          作者:《法制周报》记者 朱春先 文/图
             张学良侍卫官追忆“西安事变”   曾试图救出张将军    与万毅将军义结金兰

  刘新华用笔在一张洁白的材料纸上,写下第一行字:“您先介绍一下自己”。这行字占了两格。97岁的李守义右手抓起放大镜,在递到他面前的材料纸上照了好一会,开始说话。
  2010年3月11日,《法制周报》记者采访了原张学良侍卫官、曾亲自在台儿庄战役中奋勇杀敌的李守义老人,李老解放后曾担任武冈县副县长。
  刘新华是李守义的女婿,原武冈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一生从事新闻工作的他,常用这种方式与岳父交流。他准备将岳父的一生拍成电影,“这也是抢救一段特殊历史的最好方式。”
  和本报前两篇“寻访最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的主角一样,李守义也有着令人惊叹的丰富人生阅历,在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其前半生的经历,好比一部中国抗日史。
                              

                                         亲历皇姑屯事件
  “我是1913年出生的,兄弟四人,老大老二已经不在了,老四在广州,也有93岁了。”由于李守义老人已经完全失聪,采访只能分段进行。在记者提出一个简短的采访提问后,刘新华将其写在纸上,借助放大镜看清采访提问后,思维尚健的老人开始进入到了自己的回忆世界。
  令记者十分惊叹的是,90多年前的事情,老人连很小的地名都记得非常清晰、接触过的人物名字一字不错。他告诉《法制周报》记者,父亲李锡三在沈阳城里做小生意,“夏卖扇,冬卖帽”,到李守义生下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三个男孩了,一家人过得并不宽松。也正因为如此,李守义在北关小学读完小学后,只在南关中学读了一年,便参加了东北模范队的招生。
  “东北模范队的全称是东北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团模范队”,李守义说,军长就是张学良,总队长是给张氏父子做过日本顾问的黄慕(日本人)。
  这是1928年,这一年里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载入历史史册。由于年纪太小,李守义没有被安排去火车站迎接张作霖(从北平回沈阳),但他在半夜里听到了两声巨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在这次爆炸中身亡。
  “这年夏季的一天,我正在北大营模范队中受训。突然,总队部来令,除太年轻,个子小的不淮去外,其余学生一律全副武装,按时到沈阳火车站去接由北平回沈阳的张作霖大元帅。”李守义说,其时,他只有16岁,是全队中年纪最小的队员,便安排留在营房里看宿舍。
  “我记得天还未黎明,队友们就出发了,就在他们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我就听到了轰轰两声震天巨响,没有多久,队友们都跑步回来了。后来,一打听,张大帅被日本人炸了,当时还没有死,送到大帅府后才落气。”
                                          

                                        与万毅将军义结金兰
  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少帅张学良秘密回到沈阳执掌东北军大权。“在我身边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张少帅撤换了黄慕的总队长职务,结束了模范队的编制,我也随之进入了东北论武堂。”李守义说,东北论武堂是进入东北讲武堂的过渡机构,营址就在清朝祖先努尔哈赤的东陵附近。
  也就是在东北论武堂学习期间,李守义结识了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团司令员、开国中将万毅将军,并与之义结金兰。
  李守义说,当时,万毅是第九期学员班的学员,自己是第十期学生班的学员,学生班住北院,学员班住南院,两个院子各住了2000余人。“学员班和学生班的区别是,学员班的学员都有军衔,每月还可领到服务级工资,毕业后按原级录用,学生班的则要从准尉见习官开始一步一步往上升。”
  “在这4000名学员及学生中,一提起万毅的名字,没有人不认识他的,因为他无论是月考还是期考,都是第一名。”
  因为同是老乡的缘故,在快毕业的前一个月,有一个高营长约了六七个第九期学员班中的学员,和几个学生班中的学生一起,到当时沈阳最大的酒店之一——小西关三经路上的志诚饭店会餐。
  在志诚饭店,大家一起中餐西吃(做的是中餐,分而食之),吃完之后,各自分账,每人5元银元。“喝完酒后,大家都到饭店的后堂,焚香结义,每人各具金兰谱一份。就这样,我们当时到场的13人,都结成了金兰之好。”
  从这次结义之后,李守义8年之后才再次见到万毅。彼时,万毅已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一名骁勇之将了。
                                           

                                    “我所看到的西安事变”   

     1930年,李守义从东北论武堂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张学良亲自为学员和学生们训话。“我至今仍记得张少帅张铿锵有力的简短训词:‘各位学成至部队,应爱国爱民,好自为之,不负国家之培养。你们搞好工作,并不是为我张学良,而是为了爱国家爱百姓……’。”
  在分发工作时,张学良命令教育长周濂(此人后成为溥仪的大臣,当了汉奸)从4000余人中,挑选了60人进入其卫队的两个营中。李守义被分派到卫队营三连见习。半个月后,又要从这60个人中,选拔26人进入大帅府侍卫副官处。过三关后,李守义再次成为幸运者之一。
  1930年初冬,侍卫处通知,张学良将动身前往南京参加国民党二中全会,要带40名侍卫。“从侍卫中选了34人后,还要从我们新来的26人中补充6人,我有幸又被选上了。”李守义回忆道,此次南京之行,同行的不仅有张学良发妻于凤至,秘书兼情人赵四小姐,还有在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杀害的黄显声将军。
  从南京回到沈阳后不久,李守义等60名新侍卫被分派到各个部队,李守义也从此踏上了真正的战场,并从东北辗转来到西安,在万毅任团长的109师当了一个排长。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万团接到总部命令,日夜兼程赶回西安。这个时候,张学良已被蒋介石扣押,西安街头到处是抗日歌声,贴满了拥护张学良八大抗日主张,拥护国共合作抗日等标语。
  “万毅当时的政治信仰显然不会公开,但我已看出他是很进步的。这样的事,他不便谈,我也没有问。”李守义说,在西安的大街上,他碰到了讲武堂十期学生班的同学张树谨,张劝他去西安大金家巷讲武堂同学登记处集合。
  “众所周知,张学良在送蒋介石回南京时被囚,但他创办的讲武堂正在集结,我决定重回讲武堂队伍。”回万团后,李守义把自己在讲武堂登记的事向万毅说了,并准备辞行,万毅极力挽留他,但他最终还是回到了讲武堂。
  在说到为什么要离开万团重回讲武堂时,李守义动情地说道,张将军为收复东北失地,为了打日本人,敢把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逮捕起来,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我坚信,总有一天,将救出张将军,重振东北军。”
  离开万毅后,李守义来到大金家巷讲武堂同学处,随100名讲武堂各期同学到了王曲集训。王曲是个小镇,离西安5公里,住房多为窑洞。在这里,李守义亲自聆听了曾写作《西行漫记》的美国记者斯诺的演讲。
                                    

                                     血战小蚌埠   

     “西安事变”后,国共开始全面合作,共同抗日救国。李守义所在部队编入于学忠部,驻防青岛。
  在接下来一场与日寇的恶战中,李守义勇猛杀敌,身负重伤。
  这场战争就是毛泽东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曾专门提到过的小蚌埠争夺战。
  “农历年后的一天,营长王协一派我去前沿阵地侦察敌情,往回走时被日军发现了,只听得咣咣咣三发炮弹射来,在我身前身后接连炸响。同去的侦察兵一个被炸死另一人被炸伤。我由于当时扑倒在身前的一条小沟里,躲过了炮弹的袭击,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过几天的拉锯战后,双方伤亡惨重,李守义的连队已死伤过半。
  一天深夜,占领怀远城的日军又突然向蚌埠桥发起猛攻。黎明时分,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了集团冲锋,由于日军势力过于强大,李守义所在的部队终于在伤亡十分惨重的情况下奉命撤出阵地,桥头堡失守。但于学忠部并不气馁,一边巩固加强第二道防线,一边组织力量顽强反攻。
  “吃完早饭,营长命令我率一个排,携三挺轻机枪,迅速接近敌人,反攻小蚌埠。”
  李守义说,自己领命后,立即带领三十多名士兵成散兵队形向前跃进。从出发地到小蚌埠之间有三四里路程,全是开阔地,无一点遮掩之物。部队跃进到离日军阵地只有一两百米的地方时,仍不见日军一点动静,正纳闷间,日军突然开火,平射炮和轻重机枪如泼水般射来,把李守义他们压得抬不起头来。
  这时,李守义又发现一个小队的日军从淮河堤岸迂回过来,企图把他们包围歼灭。李守义急命全排改变方向朝日军小队布阵防堵。这时敌人发现正在摇手指挥的李守义是个军官,就命狙击手对付他。正当李守义挥枪指挥士兵开火时,突然一颗狙击弹射来,打中了李守义的右手掌,顿时血流如注。李守义仍然坚持指挥,不料左脚踝又中一弹,掀掉了一块肉,成了一个血人。
  “我当时滚进了河边的一个弹坑内暂时包扎,副排长代理指挥继续战斗。”李守义说,趁日军停火间隙,后面上来一副门板做的担架,将他救下了火线,“他们把我抬到了曹老集车站,送往临时战地医院治疗。”
  从战场上撤下来后,李守义先后辗转来到徐州兵站医院和武汉后方医院。
  1938年9月,李守义转移到武昌52后方医院继养伤。在此期间,李守义还与时任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的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其时周恩来正在汉口)有过两次通信联系。
  “读过周恩来的第一封回信后,使他对共产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好感。(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加之在西安事变前后,他在西安图书馆看过一些进步的书籍,早已萌生了追求进步追随共产党的愿望,于是又给周恩来写了第二封信,流露自己想加入共产党的想法。”刘新华对《法制周报》记者说,虽然李守义老人至今仍不是共产党员,但早在解放前,李守义就多次找过组织要求入党,但因各种情况而未能如愿。
  李守义老人告诉记者,由于伤势严重,他在武汉住院后又辗转来到湖南双峰县。之后又经历了很多事情,直到解放初期,已经成为普通公民的他在湖南武冈县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法院副院长、副县长等职。退休后,一直住在武冈。 
       李守义老人目前已是数代同堂,在天伦之乐中颐养天年。 
 (转贴者附:《法制周报》特别推出“寻访最后的抗战老兵”年度大型策划,记录、挖掘和抢救这段珍贵的历史,呼吁更多人关爱最后的抗战老兵,知情者可拨打热线:0731—84802117,邮箱:234386073@qq.com

在说到万毅将军时,李守义伸起大拇指

阅读 9673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兵子驼

老人身体真好,祝他可以活到120岁以上............

2914年前

钟文晖

重温!他也是武冈解放前后这半个多世纪的文物活宝!!!

1414年前

青松

祝福李守义老人安康、长寿!

1914年前

家乡人_17228

重温战火纷飞的年代。

2614年前

故乡的云

看过,再重温,感想颇多。

1914年前

都梁乡士

此事在都梁风上看到过,是得奖的征文——作者刘新华。
见怪不怪,李守义老先生早就有六本回忆录了,这位朱作者多抄了一份,因为凭着李老先生现在的语言表达能力,早就说不清楚了的了。

1614年前

舟子

此事在都梁风上看到过,是得奖的征文!
这种文物级的人物,我以后要是遇到,也绝对不会放过!

1814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