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景都江堰
赏析萧凤菊女士〔双调?庆宣和〕魅力都江堰
朱梅香(江西)
都江堰,是大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完美融合的智慧结晶,历经2200多年仍在起作用,是让世界震惊的古代生态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漫步在古堰长堤,领略山川壮丽与秀美;感悟先人勇敢与智慧;欣赏流水力量与柔情。这里有最纯净的空气,最迷人的风景,四季皆宜,春赏百花盛开,夏享清凉惬意,秋观水天一色,冬沐暖阳照耀。让人流连忘返,宛如人间仙境。我们再来看看萧凤菊老师是如何用生花妙笔抒写都江堰的。
〔双调?庆宣和〕魅力都江堰(联章)
作者/萧凤菊(湖南)
璀璨明珠犹至宝,智慧高超。水墨丹青李冰描,叫好,叫好。
尽显神奇古韵飘,穿越秦朝。文化基因蜀人骄,醉了,醉了。
首句:“璀璨明珠犹至宝,智慧高超。”作者笔健墨浓饱蘸深情,形容都江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四川的大地上,令人神往惹人赞叹。是啊,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一枝独秀的构思原理,即为宽窄之道,四六分水,二八排沙,解决了水灾、灌溉、排沙三大难题。这一天才设计,为巴蜀万民造福,是厚重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水墨丹青李冰描,叫好,叫好。”作者文笔流畅一意相承,进一步描摹都江堰有青山抱古堰,绿水映天光之美。这一切都是李冰父子之功,他们因势利导巧夺天工创建了都江堰,经久不衰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以不破坏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留下了文化杰作。观之、赏之谁不拍手叫好,心生骄傲。
“尽显神奇古韵飘,穿越秦朝。”作者想落天外思接千载,当年都江堰建设盛况空前的场景浮现眼前,人声鼎沸号子声声,惊天动地震古烁今。是的,有了都江堰,才有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才有秦朝统一六国霸业的奠基石,都江堰的规划和建设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它的工程技术和文化内涵,以及由此创造的水工美学意境,至今仍对世界水利工程有着借鉴意义,是历史长河与现代活力交织在一起的锦绣蓝图。
“文化基因蜀人骄,醉了,醉了。”作者笔藏禅意因果轮回,因为四川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在短期内便跃升为秦的重要粮仓,是经济富饶的战略大后方,发挥了稳定蜀地、稳定统治的巨大作用。也是人民的衣食父母和骄傲的本钱以及文化底蕴。而今,都江堰是四川旅游胜地,每年约3000万人次,给四川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建设起到了如虎添翼的功能。所以,外地人沉醉如诗如画的美景,本地人沉醉历史文化而不亦乐乎。
都江堰的修筑,消除了眠江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富裕了平原百姓。至今仍有:行水灌溉,泄洪平灾的作用。都江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彰显了都江堰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其在历史、文化、自然和工程等多个方面的卓越价值。通过学习萧凤菊老师〔双调?庆宣和〕魅力都江堰之曲,总结以下几点写作方法。
一、叠句的应用
叠句是庆宣和曲牌尾句的定格,是庆宣和曲牌的特点和标志。作者采用联章的形式,来抒写魅力都江堰的景象。第一章用:“叫好,叫好。”第二章用:“醉了,醉了。”来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更显示尾句收得紧,收得妙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栩栩如生的将激动之心热爱之情毕现,作者不刻意追求字奇句新,只营造意境,令读者顿生向往都江堰一游之心。叫好,叫好与醉了,醉了。两个细节最感人,也是此曲以细节取胜的成功之处。
二、穿越的妙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品特征。但以现代语为曲更需要功底和技巧。“尽显神奇古韵飘,穿越秦朝。”曲无定法,信手拈来,皆成好事,便无隔感,而且非常融洽,且情景交融,景也鲜明,情也愉悦。影视界有穿越剧,散曲家有穿越曲,千年大穿越、大情趣、大浪漫。使曲作鲜活有味别开生面,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不腐不俗,意佳且奇,句新且美,紧紧围绕都江堰展开,字小容大语轻意重,深得大家风范。
三、美景的活用
寻常人看景寻常过,不寻常的人看景就会看出名堂,能从都江堰看出历史、人文、智慧。“文化基因蜀人骄”,其中基因二字又是外来词,但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更是优上加优。都江堰历经2200多年的水击沙摧,地震肆虐依然屹立不倒,是何等的坚不可摧。你们看看近年的高速公路才修筑多少年就塌陷伤人,相比之下今人应汗颜。若李冰泉下有知也会为自己竖指点赞的。四川人自然因拥有都江堰这样的瑰宝而自豪骄傲。
走在都江堰堤坝上,绿水青山尽收眼底,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能感受到千年历史的厚重与传承。萧凤菊老师构思缜密针脚严细,观察独到比拟精妙地写出了这首〔双调?庆宣和〕魅力都江堰之曲,从赞美古人的智慧和奉献精神,而升华到家国情怀。其思巧、事恰、意厚,有嵌崎胸襟和超常思维才能写出千古一景都江堰这样的妙曲,真是出神入化令人击节。
点评老师简介:
朱梅香,江西瑞昌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已退休。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散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女子散曲社理事,《散曲园地》编委,《中国当代散曲微刊》编委,散曲评论老师。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柔光HG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