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悼念亡友姚家乐
“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诗句。在这里,诗人对万物,对生命,对人生看得透彻。人生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短暂的一瞬。有人说:“不幸和明天哪个来得更早”。说明人的生命很难自我主宰。
好友姚家乐去世后,我心情一直很沉闷。总想给他写点什么?可又不知道怎么写。突然想到苏轼在赤壁赋里的名句,它揭示出人生在世间万物中的短暂和渺小,告诫人民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初识姚家乐纯属偶然,但听他自己说:他在搜集在邓家铺的名人以及在邓家铺牺牲的英烈们的事迹。我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竟放着清闲不享,偏要来做这件苦差事,我对姚家乐肃然起敬。也给我的人生指明了一条道路,于是我和姚家乐两人着手采访在邓家铺牺牲几位土改干部,想从剩存的老人中还原他们的人生轨迹。但因年代久远,当年的老人大都仙逝,但最终还是找到一位年过九旬的亲历者。她向我们讲述:当年土改干部崔教导就住在他家。一天晚上,一群土匪押着两个年轻的学生模样的人来到她家隔壁的地主家里过夜。说是第二天才处死,今夜让他们吃一顿断头饭。我仔细看这两个年轻人,一高一矮。面对死亡,毫不惧色。只见高个子用手在写着信之类的东西,我问他,你的信父母能收得到吗?小伙子淡淡地回答,那就看他们的良心了。年轻的生命面对死神的淡定和从容令我肃然起敬。我更加坚定了要将英雄的事迹写出来的决心。
在姚家乐的各方活动下,邓家铺烈士塔终于争来了重修的资金。可修缮烈士塔,至今连这些烈士的基本信息都没有,于是姚家乐和我几次去新宁,到隆回,到武冈马坪,寻觅烈士的家人,想从他们的口中了解烈士生前的一些情况。并呼吁要修复邓波桥。每年的清明,他总要组织各单位,学校来给烈士扫墓,并请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兵刘时发亲自到墓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崇尚英雄。在姚家乐不懈的努力下,邓家铺烈士塔成为学生们红色教育基地的打卡地。此外姚家乐对文物的保护,邓家铺境内的风土人情表現出浓厚的兴趣,常常到各地去拍照收集资料,并乐此不疲。春节期间,他还在疏通交通。再次见到他时却发现他面部浮肿。他告诉我医院诊断是慢性肾炎,我劝他要好好疗养,不要着急。过了一段时间,他向我透露想到省城的医院看病,但没有钱,想到给政府做了事预支些钱去看病,我拨通了周书记的电话,将姚家乐的想法告诉他,希望政府能预支些钱给他治病。再次去看他时,他显得很高兴,告诉我安书记给他打来电话,叫他去拿钱,可能是你给书记打了电话起了作用。言语间充满感激。
他住院回来后,我第一时间到看望他。此时他心情很好。医生告诉他慢性肾炎一时半会好不了,要他有耐心。我要他放松心情,用中药调理,必要时用些民间偏方,挖些草药煮水喝。他听了点了点头。
有次,他给我打来电话,我知道生病的人心情不好,想找个人聊天,我来到他床前,告诉他要出去多走走,这样心情会愉悦些,运动可以增加食量,对身体恢复有帮助。但他总是怨天忧人。看得出,他的精神状态很差。我反复开导他,要面对现实,放宽心情。不要无思乱想。那天我因有事去马坪,所以怱怱安慰了几句便离开了。再后来见他时,他说他想将收藏的书籍赠予我。看得出,他是在安排后事了。看到他日渐肿涨的脸和心灰意冷的眼晴,我的内心在滴血。我知道,我己无力说服他。也知道:他是被自已的虚荣和无知所折磨。可能他在想自己曾经多么风光,如今却突然变成这般模样。或许他在担心自已辛苦争来的资金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完工。总之他的内心是煎熬的,苦闷的。
一日,我给他夫人发去微信,问及他的身体状况,过了两天我到邓家铺听到了他的死讯。在朋友的带领下,我来到了他的灵堂,向他的遗体深深鞠了三个躬,也算是给他最后的送别。
告别姚家乐,我一直在想,人这一辈子怎么就这么脆弱,几个月不见,竟然就阴阳两隔?此事也引发我对生命,对人生的再思考。生命像一本书,每个人都用自已的人生去写,有的写得冗长,但平淡无奇。有的写得短暂但很精彩。我想姚家乐就属后者。虽只活了七十多岁,但他的后半生将精力集中放在公益事业上,表现了一个共产党的追求和情操。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刘爱国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