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记
做一名语文教师一直是我的梦想。6号我就要到富田中学试讲了,5号兴奋得一个晚上都没睡觉。自前年7月起到今年7月,初中一至三年级的语文书中的内容,我已经熟悉得差不多,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每一课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内容分析,我自信过关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中的《论语十则》、《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醉翁亭记》、《出师表》、《水调歌头》等课文内容及讲解方式在我心里已经是滚瓜烂熟,板书设计也搞得看似完美无缺。
早上八点左右,我提前来到学校。看到有的试讲老师还拿着书在“临时抱佛脚”,我笑了。我坐在木椅上,悠闲地翘着二郎腿,闭目养神,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等了近四十分钟,年级组长拿来了试讲资料,让我在多媒体教室做准备。我一看试讲课文是《陋室铭》,大喜过望,讲解这篇课文我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由于语文试讲的只有我一个人,评委老师也只有三位,不过这三位都是学校初中部的重量级人物。分别是副校长戴勇先生、主任伍建中先生、年级组长王建雄先生,他们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博的前辈。
评委们示意我可以开始了,我从容地走向讲台。先是自我介绍,然后从导入语开始,不慌不忙地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文章体裁。诵读时我顿挫抑扬,铿锵有力;讲解课文内容时我气定神闲、滔滔不绝。从以类比起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出“斯是陋室”,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体现“惟吾德馨”的主旨,再跟随作者引经据典得出结论“何陋之有?”这一环节我讲解得有声有色,板书构思设计也十分巧妙。我看到了惊奇和质疑的眼神。
我站在讲台上,微笑着看着各位评委,迫切地想得到他们的肯定。
戴校长一直在做笔记,他突然提问:“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里面的“之”意思是一样的吗?”我说:“是一样的,都是‘的’意思。”他又问:“吾欲之南海”的‘之'和本文的意思相同吗?我不经大脑地脱口而出:“相同。”他笑了笑再问;“那《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是什么意思呢?”我小心翼翼地回答:“是‘去’、‘到’的意思。:“糟糕!”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脸立马就红了。
伍主任接问:“‘之’在古文里面有不同的用法,你写一下它有几种用法?”我心里一下子没了底,粉笔差点都没握住,战战兢兢地写下了四种1、节(结)构助词 “的”的意思 2、代词 3、宾语前置标志 4、(“往”、)“去”、“到”的意思。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还有哪几种用法,见我呆立在讲台上不知所措,戴校长接过粉笔补充了5、辅音助词,6、定语后置的标志。
王组长指出我的笔误“节”字。我已经慌了神,开始结巴地为自己辩解,只想快点结束这次试讲。
戴校长又写了一句话——小草欢快地从地里钻出来,青青的,嫩嫩的。要我划分句子成分。此时,我的脑袋里已经成了一锅浆糊,在“小草”下面画了两横,在“钻”下面又画了两横。伍主任问:“你不懂划分主谓宾的标志符号吗?”我当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在初中就学过的东西,我竟然忘得一干二净,而且还是语法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
我垂头丧气地走下讲台,心情一落千丈。为了这次试讲,我准备了两年,然而我只顾着搞那些“花架子 ”,却忘了还要巩固基石。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我想我是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学无止境,要想做一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温故知新,还要做到一丝不苟,更要懂得融会贯通。
“我不会气馁,不会灰心,不会放弃!如果今年我失败了,明年,我还会再来的。”这是我试教后对几位评委老师说的话。明年,我定要站稳这个讲台!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雪慧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