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子
前言:NOTHING IS IMPOSSIBLE! (没有什么不是可能!)
A计划已秘密进行了多年,这是C国的高度机密。其实,地球上几个超级大国都有自己的A计划。
C国自从二次崛起以后,雄心勃勃地进入了太空竞争。这种全面的竞争由来已久,遵循陆地竞争,海洋竞争,近地空间竞争的次序而发展到太空竞争。每一次竞争都是权力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同时伴随着战争的更高级形式。
A计划是紧密联系太空竞争的。人类向太空探索已持续了500年之久。太空联盟一致公认阿姆斯特朗公元X年X月X日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足印是人类走向太空的开始。当然他那句“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前进的一大步”也是流芳百世的名言。阿是每个宇航员心目中的偶像,尽管现在看来,他那身臃肿的宇航服是多么滑稽,飞行器是多么的原始!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犹如一剂催化剂,在人类个体智慧仍在进化之树上缓慢爬行的时候,集体智慧爆发出了巨大的威力。新一代航行器的设计不断得到完善,其理论最高巡航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每秒钟一万公里。如果以这个速度飞向月球,所用时间还不到50秒。当然要考虑到发射,加速,减速,着陆,在地月之间是不可能以这么高的速度飞行的。这样高速度的飞船更适合行星间的航行。
几个超级大国都有自己的行星际宇宙飞船。飞船的核动力系统可以提供稳定,长久的能源,正常状态下,可工作几十年之久。飞船的关键在于改良后的等离子发动机,在强大核能的支持下,可以把任何物质转化为高温等离子状态喷出,使飞船获得需要的速度且操控自如。理论上,只要核动力系统工作,飞船可以通过消耗自身的质量,或者捕获太空中的流星而做持续的航行。
因为飞行器的极大进步,地球掀起了一股探索太阳系的高潮。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人类对九大行星极其卫星了解得越来越多。相较于地球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未被开发的星球也越来越吸引人类。然而一道障碍渐渐显现出来,远见之士敏锐地认识到:我们人类自身才是阻止我们迈向太空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A计划才得以在强大官方力量的支持下悄悄进行。
关于人类对自身的改造也由来已久。300年前,生物遗传工程破解了人类的全部基因密码,这一重大成果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基因之父X.DICT教授曾豪迈地宣称:“上帝创造了人,我们也得帮上帝做些什么。”经过基因改良的人类更健壮,更聪明,寿命也得到延长,并且几乎不受疾病地困绕。
“但我们仍然是二维生物。”这是A计划首席科学家L.ZHANG的说话。数千年来,人类只能在地球表面活动,虽然借助个人飞行器,我们现在也可以象鸟儿一样在地球大气层中翱翔,但这一层薄薄的大气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无异于一个二维平面。著名人类学家H.JOE更在他的论文《孕育》中指出:“我们人类文明还处于一种孕育状态,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胎盘,保护我们,为我们提供文明发展需要的养分。”不错!人类已经孕育了亿万年,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经历了无数次嬗变。A计划就是要促使“地球之子”的诞生,这是一个宏伟的构想!
当我们脱离地球这个巨大的母体时,我们靠什么维生呢?早期的宇宙航行其实是制造了一个人造子宫,早期的宇航员就象一些早产儿,凭着这样一种脆弱的方式,我们只能做短暂的太空航行。发射无人飞行器,乃至使用机器人也只能做前期的探测工作,更遑论建立轨道太空城,月球基地或火星基地了。没有人类的真正参与和主宰,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
我们必须摆脱对大气生态系统的依赖,必须能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活动。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A计划用了50年时间终于培养出了第一代真正的太空人。
追溯到700年前,当时诞生了第一台人工心肺机,当它做为一台昂贵的医疗机械出现的时候,没人意识到它将来对人类进化的巨大作用。首次成功使用人工心肺机的是一位政要,在自身心肺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凭借这种原始的人工心肺机生存达三十年之久。这种原始的人工心肺机有200公斤重,所以病人必须坐在一辆特制的车子上带着它一起移动。后来几经发展,可以做为一个背包背在身上。
科学家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不能把这一套系统集成到人体内呢?”A计划要做的并不只是这么一点,A计划网罗了大量的科学家,目的是为了打造不受大气层束缚的新人类。
人工心肺及主要血管采用了新型复合纳米材料。这种从记忆金属发展起的新型材料其实在宇宙飞船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不但防腐蚀,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供氧的原料直接集成在人工肺里,可以终生使用。血液也被替换为一种有机链氟化物,其携带氧的能力是红血球的100倍。
A计划实施100年后,人类终于在太阳系重要行星和卫星建立起轨道太空城。大型星际飞船也摆脱了地面发射场,直接在太空制造,把太空城做为船坞。在太空城和地面之间,则另用一种小型的飞行器做交通工具。新一代太空人只需穿简单的防护服,便可在太空中活动。
人类活动的疆域蓦然扩大,科学家开始把目光投向数十光年之遥的恒星。从“地球之子”走向“太阳之子”将是人类的又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