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雷公屎(菌)
作者:杨进文(苗族)
人间四月天,春雷滚滚,春雨普降。公路沿线的左右两边有不少的人或手里提着篮子,或带上食品袋子。眼睛瞄来扫去地弯着腰在全神贯注的捡雷公屎。
雷公屎,又称“雷公菌”。其名很不中听,而它的生长形成却十分特别。”来也匆匆",仅仅在一夜之间,只要是哪一日下雨,同时天空又打了雷,公路旁边,或者草坪里那些雷公屎,明显可见,任人捡取。雷公屎,颜色黑黑的,形状肉糊糊的,手感粘粘的。它可是家乡里一道别具风味又无任何污的天然佳肴。
雷公屎,"去也匆匆"。天空一旦打过”炸雷"之后,人们就立马呼朋唤友结伴去捡拾。雷公屎,如果只要遇到大晴天,则被太阳晒干收缩得只有麦粒大小了,于是就"无人问津"。
一天下午,我与同事李朝刚结伴到1865线公路资源地段捡雷公屎,因为时间去得晩,那路段早已被人草草地捡过。我抱着"远走不如近爬!"的理念而“就地取材"。于是,我找来一根短棍子,挑开被遮盖的枯草落叶进行“地毯式"的搜寻,唯恐放过一处雷公屎。
因为我俩是“后来者"的拾菌人,尽管盯着眼珠子在仔细寻觅,心里总是找不到“忙得不亦乐乎"的感觉。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捡了一个小时,我们怀着“获得感"的好心情,提着沉甸甸的装有雷公屎的食品袋返回单位……。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先进文化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