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云台岭的回忆之二--吃饱饭

云台岭的回忆之二--吃饱饭

自在翱翔 龙眼 2007-06-19 21:29 3
黄高远点评:不晓得还有多少人,知道或听说过父辈们那段为吃饱饭而奋斗的经历;
以及从那段辛酸的经历中,对现在的生活,又会感悟些什么。

云台岭的回忆之二

吃 饱 饭

我的初中三年,正是连续遭受自然灾害,过苦日子的三年,整个中华大地被“饥饿”所笼罩。

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是农村来的,初中读了一学期,就有十多个同学因为家里穷而辍学了。学校的生活相当差,根本就吃不饱。菜里几乎没有油,半个月都难见到几片肉,开餐前,全校同学还要在食堂门前排队训话,大家的肚子饿得呱呱叫,一进食堂,一钵饭两三下就吃得精光。条件稍好些的农村同学,从家里带几个红薯来充饥,都要偷偷地躲藏着吃,生怕同学看见了……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回到家,爹妈不在。我肚子饿,想找点东西吃,把家里翻了个遍,没找到什么可吃的,最后还是在坛子里找到一个酸萝卜,如获至宝,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奶奶在隔壁听到了,问我在做啥,我没说,奶奶把我叫过去对我说:“我知道你是饿了。”于是在身上掏了好久,摸出两毛钱来给我,要我去外面买点东西吃。奶奶哪来的钱,除非是卖大小便集攒下来的啊。我不忍心要,再三推让,奶奶更把钱塞给我,我拿了钱,还是舍不得花,到外面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告诉奶奶说,吃饱了。

那时侯的东西很难买,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难买到东西,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买米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豆腐要豆腐票、买肥皂要肥皂票、扯布要布票等等。一向繁华的三排路、四排路都变得萧条冷落,除了能碰上几个卖“救兵粮”粑粑、糠粑粑、葛根、蕨粑、雪里红的,再也没什么卖的了。 “救兵粮”粑粑两毛钱一个,糠粑粑一毛钱一个,一小块雪里红、一节葛根或一坨蕨粑都要卖两毛钱。你想进小吃店,没有粮票是不行的。街头冷冷清清,到了下午就见不到几个人了。城里第一次卖冰棍,两分钱一根。人们看到两分钱能买到一块那么大的食品,很合算。于是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一位四十几岁的农民,排了好久的队,从身上掏出仅有的两毛钱,把斗笠倒过来,装了十块冰棍,转身就往家走,心想这十块冰棍够我一家子饱吃一顿了,谁知半路上,太阳一晒,冰棍全化了,吃也来不及了,捧着斗笠哭笑不得。

奶奶给我的两毛钱,我舍不得花,不为别的,迎春亭有个“国卿小吃店”,专买蕨粑粉,两毛钱或二两粮票一碗,生意很好。基本上是一中、三中和师范的学生在吃,我好想去吃一碗,可是没钱,每次路过,都要往里面瞟两眼。今天,我有了两毛钱,大大方方走进小吃店,叫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厥粑粉,好好品尝,粉里没有哨子,全是辣椒盖面,辣呵呵的可味道真好。一碗粉下肚,确实很舒服。我在想,假若每天能有两毛钱,吃上一碗厥粑粉,够多好。

我家附近有好多板车司机,他们每天以拖河沙、卵石或煤炭为生。我为了挣那两毛钱,星期天就去给他们拉边索,一天可拉到六毛钱,高的可以得到八毛钱。这可是苦力活,清早出去,要拉到天黑才能回来,一车河沙有一千多斤重,平地上背着还算好。上坡就吃亏了,司机掌主杠,我在边上用力死劲地往上拉,身子向前扑,头几乎挨着了地,一步一步往前拉,生汗长流,全身都湿透了,只要一失脚车子就会往后退,一点也不能松懈,脚在地上蹬得唰唰响,一步紧一步的蹬,一直蹬上坡,才能松口气。遇上大坡,根本就拉不上去,车队就停下来互相帮助,大家把它叫做“告坡”:大伙先送上一辆车,再送一辆,慢慢把车送完,这样就轻松多了。拉一天的边索,可得到六毛钱,给妈妈四毛,自己还剩两毛钱。可以去“国卿小吃店”吃上一碗蕨粑粉了。

一个星期天,我妈妈病了,要我去顶替她的工作,我妈妈被抽到“云山铁厂”四分厂(现在的南塔村)支援钢铁生产。我小小年纪能干大人的活?一位阿姨领我来到工地,我的任务就是担土,整整担了一天的土,累得腰酸背痛的。吃饭时,我端了一钵香喷喷的饭菜,吃得好香好甜,肚子饱饱的。我想,如果真让我天天来顶替我妈,天天能吃上饱饭,腰酸背痛也心甘。这一餐让我舒服了好几天。

一天下午,一位老大爷拖着一板车糠饼路过我家的巷子口,我们几个连忙上前去帮忙推车,大家一边推车,一边抓起糠饼大口大口地啃,同时还不停地往口袋里装,老大爷知道我们实在是太饿了,装作没看见,一直没有讲我们。板车出了巷子,老大爷高兴地和我们道别。

人在饥饿的时侯,只要能充饥,什么办法都有。我们几个同学放学后,一起到汽车站后面的菜地里去捡茶叶、菜根,其实哪来的菜叶,只是人家收了蔬菜掉在地上的黄死叶,我们把它捡起来,再把留在地里的菜根挖出来带回家。然后把米磨成粉,与菜叶、切碎的菜根和在一起,放到锅里,放一大锅水,充分搅拌,煮一大锅稀粑粑菜粥当晚餐,每人喝上一两大碗,把肚子涨得鼓鼓的,也能饱得一阵子。

武冈师范靠河边的地里,种了很多的瓜果蔬菜,特别是南瓜,结了好大一个。因为怕人偷,学校安排学生轮流守卫,晚上安排男生,白天安排女生。河边没有围墙,河里经常有小孩在游泳,中餐铃一响,同学们都往食堂去了,河里游泳的小子一个个赤条条的冲上岸,朝那南瓜地里飞奔,守卫的女学生一见此景,哪里还敢看,连忙往教室里跑,这群小子乘机钻到瓜地,一人捧一个大南瓜直奔河里,然后慢悠悠地游过河。这群小子中间有一个就是我们班辍学的同学啊。他们也是没办法,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南瓜也能填一下肚子,才出此下策的啊。

在学校,我们除了正常上课,一星期还要参加一天劳动,学校在七里桥办了一个新农场,有好几十亩地,农场种了庄稼地,还养了好多的羊。到了搞劳动的那天,有的安排去栗山源担煤炭,有的去农场种地、放羊。因为我个子较少,担煤炭怕我吃不消。就分配去农场放羊,放羊的一次只安排两个人,我们白天把羊放出去,然后到地里种种庄稼或者浇浇水,晚上把羊群赶回来,在农场过夜。羊群赶回来后,我们就去红薯地里挖红薯,把挖回的红薯洗了,一锅煮了,两人饱饱吃一顿。想起来又算是一个美差了。所以,每周一派劳动,我就报名要求去农场放羊,又能饱吃一顿红薯。但是,一到红薯收完了,我们就没什么吃的了,那晚,我们饿得慌,到地里找啊找,找到一块藠头地,我们把藠头扯回来,洗了,没有油,也没有盐,就是拌水煮熟,象是煮了一锅猪潲,因为饿,我们还是把它吃光了。

那个年代,想吃一顿饱饭真难,能吃上一顿饱饭真幸福。没有经历过那年代的人,是无法想象出饥饿是什么感受。我是生长在城市,每月还有十几斤粮食供应,苦日子都那样难过。其实,在农村比我过得更苦的多多了,有好多人因为饥饿,营养不良,全身水肿,吃树皮、草根、观音土,大便拉不出,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因饥饿而送了性命。

现在的日子好了,不是吃不饱,是不能吃太饱。脂肪别过高,粗细要搭配好,蔬菜水果少不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资丰富,条件优越,日子越过越火红。

阅读 960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天天的向上

维明表哥,现在可好

2315年前

都梁月

与维明兄一样,我也是饱受饥饿之苦!【那晚,我们饿得慌,到地里找啊找,找到一块藠头地,我们把藠头扯回来,洗了,没有油,也没有盐,就是拌水煮熟,象是煮了一锅猪潲,因为饿,我们还是把它吃光了。】历历如绘,似在眼前。现在的年轻人,是很难理解这些了!

1916年前

寒号鸟

一看就知道是伯父的文笔.
不错.向您学习

161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