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有条大东路
言宋点评:兵子駝语录:周老爷子的文章,很有乡情,很有农村味,我喜欢!
门口有条大东路
知道武冈的大东路,应远溯至孩提时代。
父亲带我上山砍柴时,发现我挑柴有点吃力时,就会说一声“直起腰哟,直起腰就有劲了”,有时也会一起放下柴担子,父子俩在山口坐一会。这时,父亲就会与我说起从我家门口经过的大东路。
山下,公堂上全在眼底。最醒目的,一是那条由南向北而去的资江河,再就是沿山脚由南向北而去的大东路。这时,父亲总会有一种我不明白的兴奋,对我说起那条用青石板铺成的路——
这条路,叫大东路,知道么?
往上走,通武冈州呢。武冈州好大好大,有用大石头围起的城墙,城里有高庙,有米粉店,那米粉几好吃的……
往下走,过了桃花坪就是宝庆府,那是好大好大的口岸呢……
在父亲无数次的宣扬中,家门口那条青石板路也就常常让我生出许许多多的幻境来。秋高气爽的晚上,我们坐在家门口歇凉,常常看到云山发生的火灾。这时,父亲会告诉我,那是云山,离武冈州很近的。我会问,那火不会烧到城里去么?父亲坚决地摇着头,说,那是石头城呢,火烧不进去的。为了让我相信,他每每会加上一句,你长大了去看看就知道了,烧不进去的。
父亲无数次的灌输,东大路成了我心中的希望之路,让我好想沿着大东路去看看石头城、宝庆大口岸。因此,大东路上发生的一切,在我幼小的心中也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直至如今,脑海里还不时地浮现出挑着货担上武冈州的商人,三步一拜去云山烧香的信男信女,到家里讨口水喝的困乏行人,由人拖着、背一把二胡的算命先生……
长大以后才知道,这条大东路确实是旧时湘中一带去往云、贵的交通要道。从民国二十二年的湖南地图上看,顺着大东路,武冈北去有花桥、石下江、桃花坪、宝庆,南往通达洪江、芷江、黔阳,连接云、贵地区。大东路当时的作用,大概不亚于现在的高速公路。
沿着大东路进石头城去,是父亲对我们的希望。首先实现父亲这个希望的,是我哥哥。他是沿着家门口这条大东路,第一个进了石头城的。1951年,初小毕业后的哥哥就进城考上了六师附小,在武冈城东门口的高庙读高小。而后考上洞庭中学读初中,再在武冈二中读高中,1959年考上了华中工学院(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实现了父亲寄予后代走出去的梦想。
哥哥在武冈读书的那些年,每到假期,我们一家子等待他回来,都有过节一样的心情。那时没有公路,每逢放假,荆竹、马坪 、黄桥一带读书的学生,三三两两从我们家门口经过。我们伸长脖子,在路过的学生中寻找着哥哥。一旦发现哥哥出现在人群中,我们会一起跑过去,簇拥着他走进家门。
哥哥一回到家,我就成了他的跟屁虫,围着他问这问那。石头城里的石头多大一块,高庙有好高哟,法相岩人能进去吗,如此等等,问了一遍又一遍,就想解开一个个关于石头城的谜。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第一次进武冈城,却许多的苍凉与悲哀。
那是过苦日子的时候,我已经读高小了。家里断粮了,父母还要每天在生产队起早贪黑做工。那天,父亲给了我一块多钱,让我和堂兄一道,每人挑一担淤筛,去城里买萝卜回来充饥。过了三堂上、二堂上、头堂上,穿过托坪垅,总算到了东门口。显现于我眼前的,与父亲说的确实一模一样。城墙,真的是用一个一个很大的石头砌起来的!我显得异常的高兴,我真的进了石头城了!
堂兄为我的高兴弄得莫明其妙,催我快走,买了萝卜好回家呢。
堂兄的催促,一下子将我的高兴压榨得一干二尽,肚子也咕咕咕叫起饿来。买好萝卜往回走时,饿得走不动,只好各自啃了一个萝卜,才坚持将萝卜挑回家。
尽管第一次见到石头城心情受到饿肚子的破坏,但是,沿着大东路进了石头城,毕竟让我实现了梦想。父亲关于大东路关于石头城的描绘,总算成了现实。在我心目中,石头城是真正的好地方。再怎么样,当时农村没饭吃,石头城里还是有萝卜哟。那情那景,印象特别深。这对于我以后进城求学、工作,最后带着全家进了城,无疑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动力。
我要感谢的,是我家门前的那条青石板铺成的大东路。这条路,让我走出了山村,让我的后代有了另一种生活平台。
我想,每个人心中大概都会有这么一条路。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