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阵狂风暴雨过后,都市的沙井盖就成了市中心的喷泉,成了媒体追踪报道的素材,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到最后政府出面澄清,这是天灾不是人祸。老天理所当然地做了人类的临时工,一次次心不甘情不愿地替人类背黑锅。
到底是谁堵了城市的下水道呢?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就是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城市的的市民,但是他们谁也不想承担责任,因为责任太大他们谁都承担不起,所以就把责任推给老天,让老天背黑锅,风太大,雨太急,使得人们防不胜防。
一座城市诞生前必是一块荒地,一个城市的扩大和发展,就是不停的在荒地上面盖房子,使其繁荣。在城市还没诞生、没繁荣之前,这块地表的水是可以任意流淌的,因为它们是真正地顺从了大自然的规律;这块地下的水也是干净的,人们没必要对它围追堵截。当城市诞生以后,缔造者就开始破坏自然规律,把本来可以任意恣流的水,统一编排集中排放;把流向东边的水拐个弯流向西边,这样它就成了一道迂回婉转的风景;当处城市上游的城郊开始扩建时,随便找一条主干道,随意就把下水道驳接上。根本就不考虑下游的排泄能力,也无从考虑,因为此时下游城市,都已经是繁华地段,根本不能扩大改建排水设施。而新城开发施工时,相关施工和监理单位,从来就不采取相关保护措施,保护开挖的水土流失。一个大工程要经历数年,要历经多少风风雨雨,每逢大雨,不可估量的泥沙巨石都冲进老城的排水设施,使得本来就不堪重负的下水道的通过空间逐渐缩小,直到完全堵死。但是城市的下水道是成管网状分布的,当一条两条主排水渠道堵死以后,还可以通过其它排水渠道排放,所以不逢较大的雨水一般是不知道地下的排水管网是否畅通。就是下大雨,相关单位不到水漫金山是不会去排查的。日积月累,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通过直径慢慢地缩小,甚至消失。当一定数量的下水道彻底报废而无人修检时,恰逢北京500年一遇的暴雨,城市的下水道就经不住考验,夺走了NN条鲜活的生命,人们的财产损毁数以万亿计。
体检,公务员体检每年一次,而且是公费全身体检。这也无可厚非,你们得有个强壮的身体才 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体检,下水道长年累月承载着你们的吃喝拉撒,你们谁去给它体检过?不到屎胀不撸裙。而你们公务员,只要体检出一点点毛病,就大肆公费治疗。背时地历年体检没检出的癌症,你们至少得花费几十万之几百万来买你们的不多时日。
只注重新城开发,不注意开发时的水土流失,不注重旧城排水管网改造维护;只注重地表穿衣戴帽的面子工程,不排除地下排水的安全隐患,不管你是新兴城市,还是老城古都,被淹没那是迟早的事。
到底是谁堵了城市的下水道?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谁都脱不了干系,不管你是干啥的,你们都是堵塞下水道的始作俑者。随着商品经济的盛行,社会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人们在利欲熏心的同时,都在追求低付出高回报的效益。在这种恶性环境生产出来的产品,垃圾产品必然会占大多数,一次性日常生活用品太多,相应地产生出更多的城市垃圾。国民素质普遍低下,沿袭下来的不是五千年的道德礼仪,而是随手丢垃圾的陋习,街边垃圾桶成摆设,垃圾随处丢,路人也司空见惯。这个社会太多的人只会为捡垃圾脸红,没有谁会为乱丢垃圾而脸红过。不管在哪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次性用品随处可见。胶带、快餐饭盒、包装泡沫、破旧衣服鞋袜。他们以为每天都会有清洁工,环卫公来帮他们清扫善后的。是的,不论是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白天或者黑夜,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清洁工人、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挥洒的汗水是可以减少纷扬的尘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付出,确实让城市的表面保持着整洁干净。
清洁工、环卫工他们也是城市下水道的堵塞者,每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每一行有一行的内幕和黑幕。内幕鲜有人知,黑幕更不为人知。在没曝光之前,每一行都有他们的所谓行业状元、标兵;曝光之后估计没一个是清白的,或多或少都干过违背道义良心的事情。
每一行都有职业道德,估计每个人入行时也会遵守这份职业道德。可是世风日下,到最后能坚守职业道德的人寥寥无几,包括思想简单的清洁工和环卫工人。一个新入行的环卫工人,每天起早摸黑,把自己的责任路段打扫得干干净净。相比相邻两端的入行已久的环卫工人的路段,要打扫干净得多。数月下来,天天如此,他以为会得到单位的表扬,因为每天都有巡视员巡视他们的工作和检查他们的工具。可是让他料想不及的是,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同事的鄙视和嗤笑,领导的批评和指责。同事笑他扫得再干净有屁用,人家不照样当着你的面丢垃圾,你还得当着人家的面去拾掇,还不能对丢垃圾者有所指点。领导批评他不爱护清扫工具,扫把比人家换得勤快,拖车比人家的使用寿命短。中转站的同事闲他的垃圾重而多,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数月后,他也学会了责任路两端同行的扫街法,每天尽量在巡查员上路巡查之前,把路面扫一遍就可以,其它时间就可以坐在树荫下乘凉,捡些路人掉下的瓶瓶罐罐,卖几个小钱贴补家用。原来扫街跟做数学题一样,面对深奥的试题只要运用简略方法,一切就会迎刃而解。街道边不是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带网盖沙井,下雨时用来排路面积水的。环卫工扫街时就从其它地方开始扫,把垃圾扫到沙井的网盖上,在沙井的网盖上还要不停的重复扫几次,这样,一路扫下来的泥沙和个体小的垃圾就全部漏到沙井里面去了,沙井盖上只会留下一些体积大的垃圾和少量树叶,能塞进路边花坛的尽量塞进去,不能塞进去的才铲入拖车内。一天下来,推车里的垃圾自然少了不少,也轻了不少,工具的损毁率也相应的降了下来。他再也没有受到领导的指责和批评,只是望着那日积月累的泥沙,慢慢地将沙井填满,将下水道堵死,心里在担忧,这下水道堵了,下雨时那水往哪里排啊?
到底是谁堵了城市的下水道?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这座城市的高消费人群和低收入人群。高消费人群的餐饮消费制造了大量的潲水,潲水的排放就会在下水道内囤积大量的地沟油,地沟的形成无形之中就缩小了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可是一些无良的地沟油收集者,为了捞得更多的地沟油,为了地沟油不随潲水流失,有时故意把下水道阻塞得要通不通,使潲水慢慢渗走,潲水油就囤积在地沟内。每逢大雨,不同的阻塞物就会冲集在一起,堵塞城市的主排水道,城市低洼地段的喷泉和汪洋就是这样形成的。
到底是谁堵了城市的下水道?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者们,他们也是堵塞城市下水道的元凶。 一座城市的设计与规划,城上城下要同时兼顾的,给水排水更为重要,城市好比一个人,给水好比动脉血管,排水好比静脉血管。往往人民只知道动脉的重要性,忽略了静脉必要性。就城市下水道的设计来说,存在太多的明排水渠道,一些城中村、上游城郊,随处可见明排水渠道,平时不下雨,由于市民素质低下,大部分生活垃圾就堆积在排水明渠里,每逢大雨,这些堆积多时的垃圾就一股脑地冲地进下水暗沟内,冲进城市的深处,不淹才怪?还存在诸多不合理设计,主排水管基本都是沿着路面走向,而不是沿着地形走向,这样逢暴雨时就不能及时的排走积水,因为路面或多或少要转弯,等于拉长排水途径,改变排水方向,流水在转弯的过程中自然会降低流速,造成积水。还有排水管与沙井的底等高,这样,沙井就根本没起到囤沙的作用,泥沙会顺着雨水直接流到下水道的深处,而无法清淤。正确的设计,沙井底部必须要低于排水管50公分至100公分为宜,可是去拉开城市的大沙井盖看看,应该没有一个是合格的。小沙井有些是做得合格的,但是它们早就给环卫工们填满了,给道路升级的施工队堵死了,也起不到停沙的作用。只要一下雨,就有大量泥沙流入城市的下水道内,使用一年以上的下水道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被泥沙堆积的。城市管理方面,也没有正规的清污部门,没有专业的清污队伍。一般是相关部门把此类工程转包给一些盈利性质的工程队,这些工程队清污时只能清到沙井底部的少许垃圾与淤泥,下水道深处的泥沙,根本就没法清出,所以淤等于白清,钱等于白花。
随着城市工业废水的偷排日益恶化和“合理化”,生活垃圾污水任意排放。下水道内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往日清洁的河道,已经到了闻而止步的地步。这时决策者才想起治污,他们觉醒虽然不及时但是正确的,无可厚非。可是他们治污不从源头治,而是从后面围追堵截,这种治污方式不可取,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在这个地下水开采严重,城市地面不断下沉的年代,你再在城市的下游排水总渠拦腰截断,修一堤坝,美其名曰污水处理厂。这相对这座城市的排水隐患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要想城市的下水道不堵,至少不太堵,得从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做起,要倡导大家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不乱丢一根头发,一片纸屑。从各行各业入手整治,切源截流,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合理规范布局管理城市下水道管网。你这源头不整治,下游设污水处理厂,明文规定收取排污费,就等于变相说明人们排污合理法,人人都交钱,个个在排污,你城市的下水道就是设置成地下河,也有水漫金山的那一天的。
是谁堵了城市的下水道,你们、我们、他们都得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