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都梁古城不远处,由深谙书法的宅主书写两个苍劲有力的“于宅”的一个农家小院里,琴瑟齐鸣,悠扬的丝弦声声传来,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一边低声吟唱演奏,一边在不停地敲打着手中的乐器……
武冈素有“丝弦故里”之称。据介绍,相关的民间乐器就出土于武冈的四季岩遗址中;都梁的丝弦也发源于朱王封地,天然的地域音乐气氛熏陶着这个独具韵味的千年皇城。
这位击缹弹唱的老者叫于光荣,自幼喜欢音乐,以前曾经长期就职在武冈文化馆,几十年如一日地积极投入了武冈丝弦收集和保护的工作中。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交通条件极为不方便。为了寻找散落在民间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的“丝弦声声”,从步行,到蹬自行车,再到后来骑摩托车,都梁古城每一个可能有丝弦的地方,都“沾染”着他的脚印。
为了追寻到“原味“的唱腔,于光荣先生在工作之余,甚至一有空余时间,就从县里跑到村里,再从地里跑到田里,在即将濒临灭绝的传统艺术上面,他收集了包括丝弦在内的许多都梁民歌,新式的、旧式的然后经过整理筛选后,他竟然发现了武冈丝弦和安徽的黄梅戏有许多异曲同工的特点,他说,都梁民歌丰富多彩,但编排简约,是地方音乐极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许多民间艺人纷纷离开人间,这让他非常担忧后继无人。
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伴随着上一辈老人的辞世也逐渐在消失,在武冈上山下乡寻找老艺人的过程中,随着新老交替的青黄不接,包括于光荣在内的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强烈地感觉到了武冈丝弦的保护和收集是迫在眉睫,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武冈民歌有丝弦、花鼓、祁剧、儸戏、阳戏、情歌、山歌、小调等各种体裁,现在武冈丝弦已得到了进一步的考证,这项民族瑰宝于前不久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武冈,虽然活跃着一群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他们深入社会基层和人们群众,也创作出一大批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但是,那些经得起岁月沉淀的历史传承,却找不到应有的后来人的继承,将来像丝弦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传承下去?在和于老师聊天中,笔者发现这是令于老先生在内的很多老艺人忧心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关丝弦的专业领域,没有接受过丝弦系统薰导的普通人很难有独到的艺术造诣的。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武冈的丝弦非遗申请和批报,传播和创作的过程中,作为退下来的文化馆老馆长,于老师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为这个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自己默默无闻的建议和贡献,尽一己之力拓音乐之声。
缘于音乐文学,其实并不懂音律的我,是在去年年中和他结识的。那时武冈拟成立音乐文学学会,在《大地词刊》创作办公室,由周飞跃负责组建并抽调有关人员。因为我也曾发表过一些歌词和文艺作品,所以互相引以认识并成为忘年知己。
于老很平易近人,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待人诚恳,思维敏捷。他还兼任《大地词刊》编委,修改稿子总是亲自动手,从审阅稿件到整书成册,都亲自参与,有时和大家一起忙到深夜。
和这样的老者,日常交往,平等相待,我也曾多次去他家中,和他聊天,他聊得最多的还是武冈丝弦,在深入丝弦研究这一话题过程中,尤其是丝弦的评谈说唱,名目繁多,而前期的丝弦又无固定版本传世,全凭过去的酒肆茶楼的世代口传心授。而今真正会此弹唱的又相继谢世,如再不抢救,就会失传,这将是一笔无法弥补的精神文化损失。于老师认为有必要真实客观地再现丝弦弹唱的历史活动,当然这其中虽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但还是有许多劝人积德行善的教育意义;尤其是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探讨和研究都梁王城的历史渊源、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大有裨益。
谈到武冈丝弦这一地方特色品牌,保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在今后的丝弦作品创作上,于老先生更是强调一定要反映时代气息,保持乡土本色,进一步深入挖掘武冈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强烈而清新的生活气息,反映都梁古城的精神新貌。在丝弦传承基础上,还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可以利用民间力量搭台唱戏,尽快制定一套完整的包括市场规划、资金投入、传承创作、资料宣传、作品奖励在内的组织运作机制,培养一支独特的丝弦骨干队伍,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和发扬这个共同的平台趋势。
好多次,和于老师谈他曾经的历史:谈他少不更事的童年、少年时代;谈他命运多变的青年、中年生活;谈他文革期间的种种遭遇;谈他从文字到谱曲的创作过程……,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时而借古喻今,时而浅唱低吟,他在多年的创作积累中探寻了一定的规律,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浓郁的都梁风味、独特的地域色彩、鲜明的湘韵特征。
于光荣先生从事文艺工作几十年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他所热爱的音乐爱好当中,为了强化对音乐的理解,体现音乐的本体价值,他创作了不少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歌曲。他说,他已将自己的灵魂融入都梁古境,并在古州古城的周边区域,他也长期深入武冈、洞口,新宁、隆回、城步、新化等地,始终把挖掘、研究都梁民族音乐当做自己的孜孜追求,他明白愈是具有民族文化价值的东西,也就愈是具有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的。
钟情于湖南的地方音乐,面对人心浮躁、功利熏心的风气,于光荣老先生如同古都梁传说中的一个驾舟前行的渔夫,不但没在风浪中随波逐流,相反“逆水行舟”。多年来,他几乎很少在名利场中抛头露面,而是心安理得地在都梁一隅里躬耕劳作,自我探索,且行且歌,退而不休寓歌于乐。他现在在他那个“与世隔绝”的“于宅”里身体力行的做着他自己认为一辈子要做下去的音乐事业。他甚至还和朋友说,他一直想创办一个机构或是一所学校,将自己收集、整理的都梁音乐和丝弦弹唱传教给敢于担当的年轻人,他希望他所钟爱的都梁民歌的能一代一代传唱下去,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丝弦也许给这位老文艺工作者的心灵带来一片宁静和期盼。在传承丝弦的欣喜与无奈中,我们还是太多的感叹民间艺术的孤独与衰微。每每还没踏进于宅的大门,就已闻到都梁乡土气息浓郁的丝弦音乐。虽然我们在有关文献资料中知道丝弦的评弹叙事之细腻,语言吟唱之诙趣,含沙射影之经典,民族风格之多样,但经于老先生的面对面的旁征博引,娓娓道来,那就真是有如醇酒酽茶,当您闭上眼睛,听竹柄小锤轻敲,时疏时密,或轻或重,起落有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种享受。
武冈丝弦的确是一朵地方奇葩,她比常德丝弦和江浙丝弦更有表现力。武冈的丝弦已有四百多年的演唱历史,它原本是在杂剧、小令、以及江南丝竹音乐的初衷上,经移居武冈的朱王的乐师和歌妓,再吸收宝庆、梅山文化一带的小调、杂曲、民歌加工而成,其韵味悠雅甜美、艺术风格独特、曲调清柔碗转,后又由王宫流转到民间,据说一部分宫女和乐师流放到了常德,经过长期演变,就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常德丝弦”。其实严格的讲“常德丝弦”还是由“武冈丝弦”延伸演变而来的。
武冈丝弦主要流传于以都梁为中心的宝庆、隆回、洞口、城步、以及新宁等地,是湖南民间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大约在明末清初,安徽、江浙一带民歌和时调小曲和武冈丝弦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和武冈丝弦一样,江南音乐的曲牌种类、调式调性的发声技巧、吐文咬字、润腔唱法融汇贯通,无不异曲同工。
所谓丝弦乐谱,以击鼓呜钲,改土归流,缓急抑扬,而无律吕。从传统与变迁来看,苏杭江浙一带的杂剧小调、江南丝竹,无不融合在武冈州属各地,山歌祭术、巫歌傩舞、小调俚语等多方结合,产生了丝弦的曲调柔腻、词藻雅致、旋律轻柔、唱腔舒展,在湖南丝弦中独辟蹊径,影响最大,涉及最广,
武冈丝弦植根于都梁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宝庆民间曲艺音乐艺术中影响较大的独特曲种,属荆楚文化的支脉,是江汉文化的翘楚。具有浓厚的地方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以及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业,武冈丝弦而且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艺、历史及旅游开发来说它的价值无疑是周边城市无法比拟的,故武冈丝弦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承前启后的音乐人,文艺工作者,都梁丝弦见证者和曲作家,于光荣由衷的希望通过不管是官方抑或是民间的力量进行武冈丝弦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多搭建一些丝弦平台演出,可以走出武冈,走出邵阳,甚至走向全国甚至国外,努力让年轻一代成为武冈丝弦的传承人。
武冈是文化古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契机,可以通过文化宣传来推广武冈丝弦,同时也可以通过武冈丝弦来挖掘扩散武冈的旅游资源,在保留武冈丝弦的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创新,和国内顶尖的现代文化接轨,使之武冈丝弦古为今用,让越来越多的丝弦爱好者所接纳、喜爱,并把这个千年王城文化艺术魅力有声有色的传承下去……,这也是每一个热爱都梁艺术的人需要共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