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剧表演中的特技
——说说祁剧之二
小时候听父亲说过丑角演员李泥巴打叉。说是有一次在公堂上周家祠堂演戏时,李泥巴打叉打偏了,铁叉从戏台上往台下飞。说时迟那时快,李泥巴纵身跟上,不仅瞬间接住了叉而且一个跟斗又回到戏台之上。还说,打叉最容易死人,一般是不演打叉戏的。若要演打叉的戏,请班子演戏的一方事先得准备棺材钱,听起来十分的吓人。
参加工作后,进了武冈祁剧团作编剧,看了一些资料,也听一些老艺人说起过,方知李泥巴确有其人,也了解到一些关于打叉的细节,才知道打叉是祁剧的表演特技。
打叉,《目连传》戏中就有。剧中的刘氏过滑油山时逃走,五鬼捉拿刘氏时便有打叉的情节。一般由花脸扮鬼卒打叉,正旦扮刘氏受叉。一把钢叉有十来斤重,有时会三叉齐发,多的要打一百零八叉,花样极多。如:隔山打子,花脸向身后打叉,正旦在花脸身后打个跟斗接叉;连升三级,正旦背靠台柱,第一叉紧靠其头叉在台柱上;第二叉向正旦胸脯叉去,正旦必须接住;第三叉紧挨正旦胯下叉在台柱上。双飞燕,两叉分别叉在颈项两边台柱上。此外还有单背剑、黄龙出洞、埋头叉等多种,均十分惊险。打叉时,不仅两个演员相互配合要好,还要与鼓师配合好,紧扣鼓点节奏,否则就发生异外事故,甚或有生命危险。有一种传说,鼓师被称为“打鼓伯伯”,演打叉戏的演员背地里事先要给打鼓伯伯塞红包呢。
祁剧界关于打叉的传说极多,其中有一个神叉手廖惠香的传说。艺人廖惠香善打叉,人称神叉手。江华瑶山有猎手龙某,也善使钢叉,雄居一方。闻廖名,颇不服。清光绪年间,龙某为首邀荣庆班唱《目连传》,要求戏班打叉并一叉也不失手。失一叉,戏价减半;失二叉,不给戏钱;失三叉,叉手留瑶山习叉三年。廖惠香要管班大胆签约。龙某聚众于室外扎草台,暗地砍大楠竹作台柱,外用红纸对联包裹,不露痕迹。演出时,廖惠香连打七十二叉,叉叉得手,观众掌声雷动,龙某大感意外。事后,龙某专程访廖。时值深夜,廖已就寝。龙某于室外窥视,发现廖床头三点线香火光。龙移步有声,廖立时起坐床上连发三叉,香火尽灭。龙某连声称好,廖开门邀入室内,挑灯夜谈。龙某连夸廖之神技,并问何能叉中竹柱。原来,廖惠香依据戏约条件,算定有人出难题试其技艺,演出前便暗地在竹柱打叉处用钻作孔,仍用红纸裹住,只在钻孔处涂上小白点,演出时对白点放叉,自然毫无失误。龙某闻之,设案拜师学艺。
打叉为祁剧表演特技之一,因险象环生,一旦失手便可伤及生命,解放后便禁止演出。
祁剧表演特技,不止打叉一项,还有滚肚子、堆罗汉、倒大树、大上吊、哑背疯、踩高跷、丢冠帽、抛披发、转数珠、抛鞋子等多种。
比如:目连戏中表现很害怕时,就用了特技哑背疯:小旦一人扮哑汉和疯妇两个角色,下身走老汉步,上身做旦角身段,过桥时有闪腰的动作,表演技能要求极高。又如《问樵》中表演抛鞋子,疯子脱鞋时左脚向空中一跷,鞋子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头上;穿鞋时发现穿倒了,右手向空中一抛,鞋子在空中打几个滚落下恰好穿在左脚上。还有花脸戏表演滚肚子时,腹部翻滚,有如波浪起伏,恰如人在水上行动。
特技,是戏曲表演中最吸引人的的地方。祁剧这些独特的特技表演,就对吸相观众、提高知名度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有效地增强了演出效果。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