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我为母亲烧冥屋

我为母亲烧冥屋

周宜地 2008-03-24 17:01 17
黄高远点评:"她这么一说,就是要我们在她死后,一并烧四座冥屋。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人世的母亲如此念念不忘,我们哪里有勇气驳回她老人家?只得连连点头,赶忙答应。"

我为母亲烧冥屋

周宜地

那一年我与妻子在家侍候生病在床的老娘并送老娘出殡下葬,经历了一次烧冥屋的深切的体验。

文化革命结束之后,乡村死了人,又重新恢复使用扎制冥屋冥物等祭祀品。冥屋冥物等祭祀品,甚或比以前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纸屋、纸房、纸马、纸牛、纸轿、纸亭台、纸幡、纸灯、纸桌、纸凳,凡是人间有的皆都仿照扎制。有的还扎制纸童男童女,据说是送到阴间去侍候老人。

在这种风气下之下,就要离开人世的老母自然很关心身后烧冥屋的事。她知道我平时不信这些,也就更加担心死后会不会为她依样仿制以便去后有地方可住,不至于没个遮阳挡雨之处。于是,便时常与我们说起扎制冥屋冥物等祭祀品之事。为了让老母临终前不要有遗憾,我们自然一口答应,一定为她按例准备,不会拉落一样。老母听到当面应承,才算放了心。没想到的是,她有一日突然将我们叫到跟前,说,我梦见你父亲了,他走时没有烧过屋,他没屋住呢。父亲是1970年走的,那时哪有可能为他烧冥屋?母亲的意思,自然是要我们一并将父亲的冥屋也补烧了。我们当然点头答应,不敢说半个不字。没想到几天之后,她又对我们说,还要给你们曾氏母亲、王氏母亲各人烧一座。要不,她们为大,我是后来的,我争不过的,她们会把我的屋子抢去的。她说的曾氏母亲、王氏母亲,是曾经与我父亲结婚并先行去世的两位老人。她这么一说,就是要我们在她死后,一并烧四座冥屋。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人世的母亲如此念念不忘,我们哪里有勇气驳回她老人家?只得连连点头,赶忙答应。

母亲过世之后,丧事如何办,我们全都交给叔伯兄弟,一概听之任之。唯独扎制冥屋冥物等祭祀品的事,我特意对他们做了交代,一定要按母亲临终前的想法,要扎制四座冥屋,屋内器物要一应尽全。请来扎纸匠之后,什么都不管的我,每天必定去扎制现场看两次,看扎制进展如何,是否各样俱全。扎纸匠了解行情,知道该在冥屋内置办什么。床柜、桌椅、电视机,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但是,我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我突然醒悟,少了一座挂钟!

母亲在世时,最常观看的就是挂钟。记得母亲离家与我们住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每天都离不开挂钟的。早晨,她会看着挂钟走到该上班的时间,然后提醒我们,该上班了;中午、下午,每当到了我们快要下班的时间,她就会站在窗前,一发现我们回来了,就会快快地给我们把门开了,让我们进屋。那挂钟,寄托着她对儿女的深情与厚意。现在她走了,她对儿女的牵挂还在,她会照样看着挂钟,想着儿女。因此,这挂钟绝对不能少的。

我将这意思说与扎纸匠听,扎纸匠似乎有点为难,却又不说出口。我不管,坚持要他将挂钟补上,而且要做出时针分针,像真的一样,不能马虎。扎纸匠说,我们一般都不扎钟的,怕主人家有意见。我问为什么,他说,不吉利的,“送钟”就是送终,一般人都很忌讳的。

原来,他并不是忘了扎挂钟,而是怕主人家不吉利。我说,你给我扎吧,我不信这个。我母亲生前离不开挂钟,她走了,我一定要给她老人家送上一座挂钟。

扎纸匠只好依照我的要求,为我母亲扎制了一只挂钟,挂在她的卧室里。

母亲下葬之后的当天下午,是烧冥屋的时候。为亡者烧冥屋,是我们那里办丧事最为讲究的一个项目。先找上一块宽敞的平地,摆上一层松枝、苞谷杆、稻草之类的柴火,然后将冥屋摆于柴火之上。一次烧四座冥屋,是比较少见的大场面。还未开始,早就围上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了。时辰一到,亡者的后人、亲属便来到现场,每人手中拿一根竹稍子,团团围住要烧的冥屋。主事的地仙或道士,摆上祭祀牲礼,点香焚纸,默默地向各路仙人做了祷告,请求一路放行。也给孤魂野鬼散发些钱两,求告别来捣乱生事。然后,爆竹一放,将燃着的纸钱往冥屋下的柴火上一扔,引燃起熊熊大火,烧冥屋就开始了。亡者的后人、亲属便一边挥舞竹梢,一边围着燃烧的冥屋放开大步飞跑,直至冥屋烧得倒坍了,才停下脚步。烧的过程中,要是发现火焰不是直直的向上而是拐向某一方向,就是孤魂野鬼在抢东西,跑动的人必须越跑越快,竹梢子挥舞得越来越快,意在将抢东西的孤魂野鬼赶跑。临到只有一堆火苗时,才能停下来。停下脚步后,脱下穿在身上的孝衣孝帽,缠成一团,纷纷从火场的这边往那边扔,要扔三个来回,说是可以讨得吉利。这样,烧冥屋的仪式才算结束。

从我的这一经历大概可以看出,乡村扎纸匠虽说在别的方面似乎呈衰落之相,但是从扎制冥屋冥物等祭祀品上看,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但是,这种蓬勃发展之势大概不会太长久的。一旦时代发展到一定时候,就是想请扎纸匠扎制冥屋冥物等祭祀品,只怕也没有了那种条件与环境。比如,我母亲若要是再多活上许久,乡村也像城里一样不许土葬,必须火化,我大概也不能以这种方式为她老人家送一挂钟了吧?

阅读 1.1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夕颜

太有感情的文章,我是不敢多看的

1614年前

周宜地

回南海听涛:有时,干某种事并不一定是信所使,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支配。

916年前

南海听涛

为爷爷、奶奶和母亲烧纸钱,是我每次回老家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当然也包括母亲去世的时候,为她烧过凉亭和做过道场。但我这个人从不去旅游点烧香拜佛。

1116年前

周宜地

回言宋:确实是一种心愿,一种追念。比如写到那挂钟,母亲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她还在为我开门,不由得热泪盈眶。

1416年前

周宜地

回兵子驼:人不可能不死,死了人也不可能不伤心,大概也是人生应该如此吧?

1416年前

周宜地

回小巷月:“一切过路人,从这里经过,请给他作个祈祷”,谢谢!

1516年前

周宜地

回闯飘:在那种氛围之下,小孩子感到恐惧,也正常。

1816年前

周宜地

回舟子:这种祭祀活动,巫楚之地盛行,大同小异。

2516年前

言宋

生者要求身后在阴间有一些人世间的相伴之物,这也许有些迷信意识在作祟,但后人能否了却逝者的心愿,则是是否有追念先人拳拳之心的表现。

2216年前

兵子驼

人生自古谁无死,想想自己到了那个年纪,也要死,哎,好伤心啊,要是人可以不死该有多好啊?

1916年前

都梁月

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美好、如此值得留恋,人类才如此看重死亡,看重关于死亡的仪式。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同样,死亡属于我们也只有一次,实在不容等闲视之。古人讲礼,以丧祭为重点,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在丧祭二礼中,生死之义得到最充分的表现。故荀子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2916年前

都梁月

至于烧冥屋、烧纸钱及各种纸制器物的习俗,曾经被茅盾和叶圣陶先生作为封建迷信批判,以为如此“多方打点,只求对死者‘死后的生活’有利”,未免愚昧荒唐(《冥屋》、《不甘寂寞》)。我看过这些文章并不以为然!

其实古人早就意识到死后生活的虚妄,之所以还需要这些象征性的生活用具,只不过是用来表达生者的愿望和寄托无穷无尽怀念的情感。这样一条路,恐怕不会越走越窄的!

1716年前

都梁月

我想起诗人冯至在异国山村记录的四句墓碣诗,其实并不如他自己说的那般“简陋”,甚至可以作为整个人类丧祭礼仪的象征:
   一个过路人,不知为什么
   走到这里就辞世了
   一切过路人,从这里经过
   请给他作个祈祷
   (《山村的墓碣》)

给先人烧冥屋之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祈祷”,一种心灵上的安慰!

1616年前

都梁月

对于那些辛苦一场然后飘然远逝的先人们,生者一般都如李健吾所描述的,“为了获得良心上的安息,我们把虔敬献给他们的魂灵”?(《大祭》)表达感情或许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生者借此理解人类的共同命运并获得一种真正的慈悲感与同情心。

1516年前

舟子

现在一直在烧,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家电、汽车、飞机都有烧,还有烧美女的!当然,全是纸糊的!

2816年前

闯飘

这种烧冥屋的活动我还是几岁时见过,76年我爷爷去世时,长辈们在烧冥屋,我站在远远的地方看,心里总有种恐惧感。

2716年前

舟子

孝心可嘉!以前看过人家烧屋,烧的纸灰正常的会朝逝者坟上的方向飞,如不正常则乱飞,说是野鬼来抢。

1616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