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
我从一九八零年十一月进湖南省武冈二中工作到一九九二年八月调离武冈二中再到现在,一共在武冈二中工作了十二年,离开了二十五年。
有许多朋友问我,武冈二中最值得你留恋的地方是什么呢?是庄严肃穆的中山堂吗?是学子梦萦的红楼吗?是风景秀丽的木鱼山吗?是那棵风雨千年的银杏树吗?是闻名遐迩的法相岩吗?抑或是那巍然屹立着烈士碑的法相岩公园?
我説都不是。
武冈二中最让我留恋的是钟声。是从红楼顶上钟亭里早晚传出来的悠扬嘹亮的钟声。
在武冈二中校区的中心有一座二层小楼,由于砖墙外壁全部是用红色油漆漆就的,所以,人们就习惯称它为红楼。它是武冈二中的象征性建筑,是武冈二中行政人员办公开会的地方。
在这座楼的顶上有一座小钟亭,里面安装着一口直径约有一尺的铜钟,钟锤嵌入一条杠杆的一头上,杠杆的另一头拴上根绳子垂下来,打钟的人站在二楼的楼板上,用手一拉绳子,钟锤就弹上去打击钟裙,发出“噹——噹——”的响声。
那钟声,嘹亮、浑厚、悠扬、动听……
那钟声,亲切、温暖、激越、庄严、正义……
那钟声,是前进的号角、是奋斗的力量、是警醒的禅语、是母亲的召唤、是夜的歌唱……
那钟声,穿越时空、萦绕耳际、回响心间、永不消散……
那钟声,穿云破雾、摇动心旌、韵味无穷、使人迷恋、让人难忘……
噹——噹——
冬日的清晨,大雾笼罩着天空,路灯看上去只是一个鹅蛋的蛋黄一样,学校里还是模模糊糊的一片。起床出操晨跑的钟声划破晨空,悠扬缥缈,好像是天籁之音从天上传下来,在半天云中飘扬,给新的一天赋予了幻想、赋予了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从宿舍奔向田径场,做完广播体操后,就以班为队列沿着四百米跑道晨跑。队列整齐,步伐统一。浓浓的晨雾里,不见人身,只听得脚步咚咚,像擂响的鼙鼓。
秋天的傍晚,落日铄金,红云漫卷,天空高远,山野明净。夜幕还没有降临,晚自习的钟声准时响起。钟声高远激扬,秋风带着钟声在寥阔的空中飘扬,传向遥远的地方。钟声就像母亲的召唤,不管你是在校外散步,还是在公园畅谈,或在田径场上锻炼身体,都自觉地回到学校,走进教室。整个校园的灯一齐亮了,沸腾的校园一下子安静无声,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埋在书山题海之中。
春天的午夜,乍暖还寒,校园里的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夜风带着凉意,送来阵阵花香。就寝的钟声敲响了,声音在薄薄的夜色里传送,悠远绵长,温馨和蔼,如诗如歌,如母亲的催眠曲。学生们就放松一天来疲惫的心情,带着明天新的打算,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我是迎着钟声走进武冈二中的。
一九八零年十一月的那个早晨,我去武冈二中报到正式参加工作。
当我一走进校门时,上早读课的钟声响了。我第一次听到这样清脆悦耳的钟声,感到新奇而又兴奋。钟声响起,在天空飘扬,又好像穿越了我的心田,使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从此,钟声伴着我找到了人生的榜样。
那天,我第一个碰到的是王耀楚老师。那时候,他的教室在“崇禧楼”右端的小平房里。我走到那里时,他正站在教室门口笑容满面的迎接他的每一个学生。
我和他是在邵阳市文代会上见过一次面的,由于他是个著名的语文老师和业余作者,我很敬仰他,我就把他的形象记在脑海里了。我见到他后就马上上前去和他打招呼。王耀楚老师可能是不认识我了,亲切的笑容中带着一丝疑惑。但是,当我告诉他我们曾经认识、我今天是到二中来报到工作的情况后,他立即亲切和蔼的与我握手,连声説:“祝贺祝贺!欢迎欢迎!”然后,又指着前面那栋红楼对我説:“学校办公室在那栋红楼的二楼,你去找办公室潘主任就是了。”接着他还带着歉意对我説:“对不起了,我马上要上课,不能送你去了。”
我连忙感谢他:“谢谢王老师!我自己能找得到,没必要耽误你上课。”
我正式上课后,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经常站在王老师的教室外面,偷偷地听他讲课,听他向学生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后来,我又听了他对全校高中学生所作的一次作文讲座。他的讲座的标题是《高考作文六个想一想》。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这“六个想一想”分别为“想一想文章的标题和立意、想一想文章的谋篇布局、想一想文章的遣词造句……”
王老师的这篇教学经验总结,朴实无华,深刻准确,使学生受益匪浅。后来还发表在陕西师大主办的全国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
王耀楚老师后来评上了全国优秀班主任,选为湖南省人大代表。他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和热情、他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艺术都对我起着榜样的作用。他是我在武冈二中工作期间,对我的成长影响最大的老师。
那时的王耀楚老师、唐朝老师等一批名牌老教师是这难以忘怀的钟声的主旋律。
我是在钟声的鞭策和感召下成长起来的。
那时候的武冈二中,有着很多的优良传统。教导主任杨钺是一个真正的教育管理专家。学校规定每个教师星期天晚上一定要回校,学校的周会就在这个晚上召开。每个学期要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论文宣讲会,评选出优秀文章印刷成册发给每个老师学习。在这样的大会上,使我汲取了张鸿孝、粟长源、李丽君、曾建觉等优秀教师的教学营养。
每个学期,学校要进行两次教学检查,既要检查备课情况,也要检查作业批改情况,还要评选出优秀教案。特别是还要检查文科老师的作文本和理科教师的解题本。学校要求每个文科老师每周至少要写一篇文章,理科教师每周至少要做十道自己认为的好题难题。这恐怕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又是行之有效的。
杨钺主任除了管理教学,他还要教一个班的英语课,每学期至少要听每个老师一堂课。他听了课后总是要和任课老师进行亲切、诚恳的交谈,肯定其优点,探讨改进的方法。
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更是有得力的措施。每一个青年教师学校都给安排了一个指导老师,青年老师与这个指导老师都教同一个年级。青年老师每天的课都排在指导老师的课后面,青年老师一定要先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修改好教案后再去上同一内容的课。青年老师,每期都要写出培训总结交学校检查。
我在武冈二中的指导老师是许第敏老师和唐琪美老师。正因为有这两位名师的指导,才使我迅速的成为了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才有我走南闯北的底气。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两位老师的教育和帮助。
学校对我的感召和鞭策就是这永不消失的钟声的一个个音符。
我是在钟声的嘱托中找到人生的坐标的。
在武冈二中工作的十二年间,我当了十年班主任。在这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认识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伟大,使我认定以教育为终生职业。促使我产生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原因是源于对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感。
那时,武冈二中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都很困难。有一年的初春,天气久雨不晴,道路泥泞不堪。班里有个同学的父亲挑着一担大米来到学校,他给他儿子送口粮来了。他把米交到总务室后,又找到我的房间向我了解他儿子的学习情况。
他站在门口,我请他进屋里坐,他却无论如何不肯进屋。我向这位家长望去,只见他大约有六十来岁的样子,面色蜡黄,像是有病,身材瘦高单薄,衣服破旧,眉毛上挂着汗珠,衣领口冒着热气,脚穿一双旧套靴,为了防滑,靴底用草绳绑了好几圈,泥浆沾满了靴筒和裤腿。他家离学校有四十多里,本来是可以乘车的,但他为了省下车费给他儿子作伙食钱,他就自己挑着担子走路送来了。看着他这副模样,我知道他是怕弄脏我的房间才不好意思进来坐。
我就简单的告诉他,儿子在校其它各方面表现还不错,就是学习单凭兴趣,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如不改正,势必会影响高考成绩。这位家长听了也不多说话,只説了一句:“谢谢老师。请您帮我多加教育。”然后就告辞了。
他转过身去,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时,我看到他的背上也全部是一点一点的泥巴,几乎铺到了肩头上。这肯定是因为他走得急,脚后跟把地上的泥浆抛上去了。
这个家长满是泥巴的背影和他那一声长长的叹息,像刀子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我非常同情这位家长,我能想象出这位家长为了儿子的学习而经受的苦难,我能理解这位家长那一声长叹里包含的无奈和失望。这时候,我懂得了我这个教师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啊。真正是一头挑着祖国的未来,一头挑着家长的重托。如果我不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又怎能够对得起一个个像他这样的家长呢!
在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宣读了一篇标题为《爱源于责任》的经验总结,后来被评为优秀论文。
今年四月的一个晚上,时任湖南省株洲市委书记的毛腾飞在和一些领导吃饭时,給我打来电话。他说:“邓老师,我永远记得你在武冈二中的班主任会上的发言,你説爱源于责任,这句话对我的人生一直起着激励作用。你一直是我的榜样。”毛腾飞那时是刚分配到武冈二中教书的青年老师,比我晚进武冈二中三年。我相信他在电话里説的话是真切的。因为他还记得我三十多年前的文章的标题和内容。
这种家长的期待促使老师产生的强烈的责任心是这悠扬绵长的钟声的装饰符号。
我想,武冈二中的莘莘学子,也都是迎着钟声的召唤而来,又是在钟声的嘱托中离开校门,踏上新的人生征程的吧。
后来,我因种种原因调离了武冈二中,去了湖南师大附中。再后来,我又调去了深圳中学。
书声朗朗,钟声悠扬,这应该是学校的最大特点。
因为开会或者出差,我后来又去过许多国内名牌大学,去过全国几十所跻身于中国百强中学行列的名校,都没有再听到钟声,都是一色的电铃声。每当那急促、刺耳的电铃响过后,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武冈二中那清亮悠扬、高亢激昂、亲切动人的钟声。
但是,人们告诉我,武冈二中也早就不用钟声而改成电铃声了。
听了这样的话,我良久无语。
我真希望在哪一天,那难以忘怀的钟声再重新在武冈二中的上空飘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