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
记邓家铺镇小康村党支部书记戴甲盛的感人事迹
文:刘爱国
他官至副团,却响应国家号召,自主择业,回家当个村支书。
他离开部队,很多战友想高薪聘请他,也有人想邀请他一起创业,面对金钱,他不为心动,毅然回到家乡,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辛苦奔波,乐此不疲。
他在党员大会上以全票当选,上任不到两年,村里各项工作出现明显起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他本人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他就是武冈市邓家铺镇小康村党支部书记戴甲盛。
对于戴甲盛的选择,很多人都不理解。放着优越的城市生活不享受,却选择回到家乡当基层党支部书记,放着很多赚钱的机会不去干,却选择干这个行业。
要知道,基层党建工作是最难做的。因为农村社情复杂,百姓的思想觉悟低,加上几千年的传统风俗,要想改变它,实在太难了。可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农村既然落后,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改变她,去建设她。建设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
戴甲盛九一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由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云南武警部队。从事处突,维稳和海关缉私工作。在部队,他和他的战友在打击走私犯罪,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部队领导的嘉奖。二零零四年,他带领的连队在全军比武中夺得团体一等奖,他本人荣立三等功一次。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他的职务也不断升迁到副团级干部。
二零一五年,在部队服役了二十多年的戴甲盛响应国家号召,回家自主择业。
他的这个决定,立即吸引昔日战友的眼球。有的想高薪聘请他去做管理,也有战友想邀请他合伙办公司,办企业。面对金钱的利诱,他不为心动,因为他看不惯商场尔虞我诈的现实,他想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做点有益的事情。因为那里有他年迈的父亲,还有生他,养他仍然贫穷的家乡。
戴甲盛自主择业回家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在当地迅速传开,有人说他傻,但更多的人支持他,鼓励他。因为乡村体制改革,原其林村,井龙村和白羊三村合并为小康村,此时正好村书记没有合适的人选,当时的镇党支部书记蒋兴杰正好与他是多年相识的战友,于是专程来看望他,希望他能够出来担当村书记这一重任。就这样,在领导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中,他真的走马上任了。
可基层党建工作不比部队,一是社情复杂,由三个村合并的小康村有三干多人。二是群众觉悟低,素质差,三是思想观念陈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村走访,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和需求。通过走访,拉近了他和村民之间的距离。
在详细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之后,对以往不合政策的“关系保”和“人情保″进行了清理,将低保评给了真正需要的困难户家庭。他的这一举措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接下来从改变村民的陈规陋习着手。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想法改变村民的一些不文明的社会习气。他在党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后,在村民小组大会上宣读了文明卫生公约。配合邵阳市文明办的精神,宣讲殡葬改革的意义,在村民中提倡厚养薄葬的环保新理念。反对铺张浪费,配合水资源的保护进行河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严禁本地和外地人到小溪里电鱼,不准向河里倾倒垃圾等措施。
接下来是争取政策资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水渠等灌溉设施,修建机耕道,解决缺水村民饮用水困难。同时大力扶植和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和支持本村青年回家发展油茶产业,村里成立了盛勇种养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帮村民搭建一个产供销一体的平台。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业。
为了转变村民的思想,戴甲盛率先在村里开展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身边的人。同时配合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在全村形成一种学习先进,遵纪守法,尊老爱亲,诚信守信,邻里和睦和勤劳致富的新风尚。
当问及基层工作难做时,他坦然:一个基层领导,首先要有热心,对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在调查清楚后只要符合政策,就要帮助他解决,不能解决的就要耐心地做工作。只要你大公无私,只要你以心换心,相信群众一定会拥护你,支持你。
当问及在基层工作累不累时。他说,累并快乐着。他举了一个例子:有天在镇政府开会,临散会时,突然接到一个村民打来电话,说在修机耕道时有村民阻拦施工。散会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村民不再阻挡。正在这时,六组村民戴宏喜打来电话,原来他家的D级危房改造,村民不准运送材料的车子通过,了解情况后,当即批评了戴宏喜。原来村里在自筹资金修路时,戴宏喜不肯出钱,所以村民才不准给他运送材料的车通过。处理完这件事以后,晚上还要到村民家收养老保险费用。
这就是他的工作常态。总之,哪里群众有困难,哪里群众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尽管他的皮肤晒黑了,但他收获了很多,群众的理解,信任是他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
小康村在他的带领下,精神面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村里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改观,随地丢垃圾的少了,村庄干净了,河水清澈了,道路拓宽了,出门更便捷了,生态得到了保护。但他家的路仍是自己修的土坯路。二零一七年,国土整改局提出硬化他家路面的要求,被他婉然拒绝。他说:作为共产党员的村支部书记,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时下还有些老百姓的路没修好,你们给我修路,老百姓怎么想。
是啊,他心里装着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
这就是戴甲盛,一个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以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部队,他率先士卒,为保卫祖国的安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反恐缉毒中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痕。回到家乡,在带领乡村们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