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笆篓寻“学费"
作者:杨进文(苗族)
与我村相邻的武冈市邓元泰镇木瓜桥村,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萝卜眼里长铜钱》的故事:
1930年12月23(农历11月初4),红七军4000余人从绥宁进入武冈县境。部队到距武冈县城10余公里的邓元泰木瓜桥时,已近傍,于是决定就地休整。
为了阻挠红七军过武冈,国民党大肆造谣说,红军是来杀人放火抢粮的。于是大家纷纷躲藏起来。
一路行军的战士又饥又渴,木瓜桥村外又不见一个村民,只见田里长满了白萝卜。战士们想吃个萝卜解渴,而又找不到主人,无奈,只好扯地里的萝卜,扯一个萝卜,就在坑里放一枚铜钱,表示用钱买了萝卜……
每当听到这个《萝卜眼里长铜钱》的红色故事时,我则自然而然地想起儿时背着笆篓寻学费的亲身经历。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逢过“苦日子"的时期,后来农村建立了人民公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社员们主要是白天生产队里出集体工,靠挣工分来养家糊口,其次就是靠家中喂猪及养一些鸡鸭来“补充"家庭经济。
那个年代喂养,没有什么添加饲料。是地地道道的“土猪",全凭背着笆篓到野外寻猪草剁碎后煮熟,再添进适量的碎米糠。就是上等的猪潲(食)了。
一提到笆篓,就犹如道起我儿时的“老伙计"一样,是那么的熟悉;是那么的贴心;又是那么的亲切。因为,我曾背着笆篓不仅是寻了猪草,更重要的是寻找到了学费,寻得了一个坚强意志!
那又何见得?如果不是非常"熟悉"笆篓,其印象就不会这么深刻:笆篓篾制而成,高2尺有余,上下宽窄一致,圆形实用,装放猪草十分便捷。
笆篓与背篓是有区别的,笆篓是单肩背,而背篓是用双肩背。这种单肩背式,其“背带",是用一根长短适中的约二指宽的竹篾片插入笆篓左右两侧。所以,背起来活络自如。
正是因为笆篓“贴心",就总觉得其亲切。那个时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我家就打着“小九九"算盘过日子,除了“将一分钱掰得二分钱用"之外,还注重开源节流,发展家庭养猪业。每一年要喂一、二头猪,我家每一年分到一头派送给国家的统购猪之任务。于是,我在寒、暑假里及每天放学后,就背着笆篓去屋前房后,田间地头,山沟溪边寻猪菜便成了常态化。
当时,国家对农民下达了交售生猪的任务,凡是没有完成任务,整个生产队都不得杀猪过年。生产队里只好把交猪的任务又下达给各家了。社员们家里的长大之后,就用竹制的“猪杠子",两个劳动力一前一后抬着送到公社食品站去。
食品站是要按照国家的标准来收购:猪的毛重要达120(市)斤,单价0.35元。交送一头猪,可获得40元左右,同时还可以拿着票据到公社粮站称50斤稻谷回家。
我至今记得很清楚,每当我家把壮猪放进"竹杠"里五花大绑地抬去公社的食品站时,其时,猪似乎在舍不得离不开主人一样,撕心裂肺地哇哇直叫。只见奶奶站在猪栏门前,放开嗓子,扯着长声呼唤着:“猡子猡猡……猡子猡猡(梅山土语,把猪称之为猡猡)。当猪猡猡的叫声消失在寨子口时,奶奶的眼角上溢满了泪花,那时,我感到莫名其妙!
我家每一次交售一头猪,都要给我留足用来作学费的钱,父母亲鼓励地对我说:“送了统购猪挣得的钱,其中有你的一份'功劳`,你背着笆篓寻得了学费!"。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先进文化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