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话武冈 (一)
杨 运 焰
1958年,长沙县发掘了一座西汉墓,在出土文物中,有一颗呈正方形,边长2·2厘米的官印,印文为“武冈长印”,经考古专家考证为汉代文景时期(公元前179—前143年)的物品,是武冈最早建立县治的依据,距今近2200年了。
在此之前,武冈曾有过哪些人文景观,在此之后,武冈又发生过哪些大的变化?莫急,让我慢慢道来。
“白云青山何处无?采药都梁意有余,更有灵均开醉眼,与君同避汨罗鱼。”古人短短的这首诗,道出了武冈两个优美的传说,前两句说的是,相传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了长生不老,永远称帝,就派了徐福带五百名童男童女坐船到海外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谁知道这些人因为平时就不满秦始皇的暴政,一到了海外,就不愿再回来。秦始皇知道后,却不死心,又派了卢生侯生两名读书人到全国各地继续寻找长生不老药,这卢生侯生二人手捧玉牌,领旨南行,来到武冈云山以后,见这里山青水秀,林木葱茏,是一个安家住户的理想所在,就再也不想离开了,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急忙派了陶、邓二位将军来到武冈,捉拿他俩。谁知道陶邓两位将军来到云山一看,林海茫茫,无边无际,到哪里去寻找卢侯二生的踪影呢?找不到,也不敢回去交差,因为残暴的秦始皇肯定不会放过他俩,说不定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二将只好守在云山山脚等待着卢侯二人出来,时间一长,陶邓二将变成了两块大石头,两千多年过去了,那玉牌还珍藏在武冈龙溪铺一家寺庙里,成了秘不示人的珍宝;陶邓二将也还忠于职守,站在云山脚下,傻傻地等待着,不信,到云山看看去。
与卢侯二生相比,相传还有一位名气很大的人物也到过武冈,这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武冈州志》记载,当年屈原从城步沿资水而下,来到武冈,在今天公堂上的资水岸边钓鱼。几个捕鱼的老人见了,问:“你不是三闾大夫屈原吗?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屈原对渔父讲了自己不愿与朝廷那班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遭遇。他说:“众人独醉兮我独醒,众人独浊兮我独清。”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屈原,就在这个地方修了一座庙,名叫三闾大夫庙,因屈原到过这里,后人就称它为“屈里庙”,又因为这里地势弯曲,当地人就称曲里庙。这座庙不大,可它在历史上的名气却很大,不但在《湖南考古略》里有记载,就连唐朝著名的咏史诗人胡曾也留下了赞美的诗句:“武冈沧浪水,亦有渔父亭。”这沧浪水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资水。据邵阳市著名历史学家马少侨先生考证,屈原的《楚辞》中的“辰水”即贯穿隆回的辰水,《九章·涉江》中的“入溆浦而邅回(邅回,转弯之意。)”的“溆浦”是指包括武冈在内的雪峰山区。这,也是屈原曾涉足武冈的证见。
与屈原相比,武冈还有更早的人类活动的遗迹呢。1986年5月,武冈组织文物普查,当时担任武冈文物管理所所长的王长永先生带领人员来到安心观东洲河边时,他见这里河水清澈,河两岸地势平坦,离河不远的地方是云山,大片的原始次森林布满了山麓,山势并不陡峻,更难得的是,山下有一个天然岩洞,因洞里四季如春,当地人称它为“四季岩。”具有深厚文物知识的长永先生,头脑里自然闪出一个念头,有山,有水,有洞,这样的地方是最适合古人类生存的,这里很可能会有古人类遗留下来的东西。于是,他有意识地向当地村民一面宣传文物知识,一面向村民们征询,村里是否发现有古人类遗留下来的石斧陶片之类的东西。他的这番话还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村民们拿来了几块象斧头一样的有刃口的石块给他看,长永先生一见,乐了,他知道这就是古人类所使用过的工具,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稀有文物。当他得知这些石斧来源于村边的四季岩洞时,立即进行察勘,初步认定这个岩洞为古人类活动遗址。为了得到确证,他向省文物管理部门报告,请求派员发掘,得到了批准。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现为所长)袁家荣先生亲临现场,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发掘考察,发掘出了骨针、陶质纺锤、四件磨制石器和大量陶器的残片。,骨针和纺锤很小,袁先生用软纸包装后,就装进了火柴盒里。陶片质地松软,用手一抠,有的就能一层一层地分开,说明火候不够。袁先生将这些东西带回了省城,经许多考古专家鉴定后,认为这些文物至少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所使用过的器物。专家们同时认为,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石灰岩溶洞遗址虽有所发现,但是象四季岩这样能找到其文化层的所见不多。
别看这些石块陶片不起眼,它成了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的一个有力佐证。正是依据这些石块陶片,把武冈的文明史从两千多年一下子提前到了六千多年前。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都梁乡士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