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新
近日,流传甚广的国学经典《三字经》有了一个新版本,和以往各版本有所不同的是,作者宗璞因不认同《三字经》中有关“三纲”“君臣”的内容,而对其进行了一些删改,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举。但是也有人认为,要相信少年儿童也有判断力,几句有“糟粕”的《三字经》《神童诗》之类的顺口溜毒害不了他们的心灵。国学经典到底该怎样读?
笔者认为:像对《三字经》这类国学经典的学习,就应该整体识读,不应该删减,搞成什么“洁本”之类的所谓“精华国学”,不妥。其理由有三:
首先,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它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虽然其中会受到时代的局限,可能夹杂一些“糟粕”,但应该也是瑕不掩瑜的。若人为地对其进行删减和增添,学生可能会认为古人有穿越时空的超前,这也容易使学生造成误解和误导,使他们失去自己探究和分析鉴别的能力——与其武断地删减不如正确地引导。
其次,国学经典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宗璞认为, 《三字经》中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是糟粕,必须删除。可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姚小鸥却认为:“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几句是有来历的,并不是哪一位思想家心血来潮杜撰出来,而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社会组织形式的理论总结。既然“精华”与“糟粕”没有定论,何不把原作完整呈给大家,让他们在学习中提升自我鉴别的能力呢?
最后,学习和传承经典,应当对经典抱着敬畏和宽容的态度,国学经典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可随意删减或篡改,否则有损经典的传承。试想一下,专家甲删减“三纲”,专家乙删减“君臣”,专家丙把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篡改为“三求者,真善美,多思考,常在心”……久而久之,一部完整的《三字经》,就人为地删减成支离破碎的所谓的“精华版”或“洁本”,那么,多年之后,后世国人或想找一本原装的《三字经》都可能有些困难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已输入0/200 个字!
展辉学校何子彤同学又获全国中学生作文大奖
春天的第一首诗
从“心”出发 “味”爱同行——法相岩街道中心幼儿园召开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换届聘任大会
逆天改命——偏见终得破
不可能中的可能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墙面翻新房修修
滨海真空:干式螺杆真空泵滨海真空
智能母婴站触摸屏玻璃三丰玻璃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