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中山大学校友李缨导演导的,为庆祝中山大学九十华诞而免费放映。这部电影是在纪实基础上加工的文艺片。作为电影,以艺术的眼光看之:它很普通。与同类型题材的电影相比,它有很大差距。不过,它所呈现的内容,表达的主题却给人留下沉重的深思。
这部电影以整个灰蒙蒙的基调来讲述一个家庭的苦难史。剧情一开始是:父亲因涉嫌拐卖儿童判刑15年,母亲判刑4年。他们都在服刑中。奶奶因肺癌,不久将离开人世,想见儿子儿媳躺在病床上苦苦支撑。家中有年迈的爷爷,年幼的弟弟。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女用柔嫩的肩膀挑起家中的重担。在这个残酷现实的基础上,导演用艺术的手法来拍摄电影。镜头梗概就是一个服刑妇女回家看望被病痛折磨的婆婆。这有什么看头呢?还好,这部电影用插叙的手法补说这个电影的主旨:现实中的女孩“秀秀”长大后,突然发觉自己是被拐卖的受害儿童。她不畏艰辛找到自己亲生父母。用真实的材料显示部分人买儿童的心态。例如买来的女童当童媳养。
对于买卖儿童的人,我痛斥他们的存在。或许买者有“善意”领养,但不按正规手续去领养,这是将自己的快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是为人不耻的手段。买卖儿童的人,你们摸着自己的胸口想想:假如自己的儿女被拐卖,自己的心情如何?当然,现实中也存有遗弃和卖自己的亲生儿女的现象。这些人在我眼中不配做人。再苦再累,也不能拿自己的亲生骨肉开玩笑。
这正是反映拐卖儿童家庭悲剧的电影。作为电影,虽以纪实为主,但可在细节上下工夫。比如镜头里下的那一场雨;奶奶逝世,烧的那把火。若将这些细节处理好,悲凉的环境同样能打破苦闷的气氛,震惊人的心灵。这既不影响纪实内容的独白,效果也更像文艺片。
再看内容与题目,仿佛没多大联系。这也是许多人的疑惑。我回到家中反复思索,第二日才明白导演取这题目的寓意。
服刑的母亲改过自新,并坦然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已是找到亲生父母并生儿育女的被领女孩“秀秀”反倒不怨恨养母,反而以报养育恩,千里迢迢从福建到湖南耒阳向养母叙说养父母家中状况,陪伴养母回家,照看妹妹的成长。 那个不满二十岁的懵懂少女不堕落,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寻找生活的希望。 爷爷已高龄了。作为长辈的他用坚强的姿态活着,在整部电影没能找到一个流泪的镜头。
这些人不都是有着蒙娜丽莎那美丽的微笑么?若是内容离题,又怎能在国外获奖呢?虽然同样题材的电影,我推荐看《亲爱的》,但这部电影透射出关于拐卖儿童及弱势群体的苦难,不得不让人思考。
一场电影看完了,沉闷的心也轻松了。而我最担心的是:那个女孩是否真能经得住这场风雨的摧残?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墨客魂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