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鲁之洛老师,我再到哪里去找您拜年?

鲁之洛老师,我再到哪里去找您拜年?

原创曾维浩 2017-02-14 12:09 2

鲁之洛老师,我再到哪里去找您拜年?

没有完成的拜年

□曾维浩

大年初一,我去肖时照先生处拜年。他与我商量去看望鲁之洛老师的事。他说前两天打过电话,鲁老师广州电话是一个年长女性的声音,她说她不认识鲁之洛。我有一点点不好的预感,也许鲁之洛老师病了。我跟肖时照先生说,我打别的电话找找看,争取找到,去看望他。我的意思就是找找宜地、三畅,应能联系上。正说着话,大妹和小弟因父亲休克,送人去医院了。我赶紧赶去医院。护工回广西过年去了,春节期间忙于陪护父亲,找鲁之洛老师电话的事就拖了几天。

未等我找电话,三畅告诉我:鲁之洛老师逝世。这个消息出乎我的意料。

我以为他至少会活到90岁以上,因为他一直壮健。

大前年我与肖时照先生去广州看望他。他到老机场坪来接我们,老远就朝我们晃手。见到我们就说:“我是1935年的,80啦,现在是往90岁走。”我相信他会走过90岁。我们知道他喜欢喝酒,肖时照先生带去了两瓶茅台,我带了两瓶五粮液。鲁老师很高兴,带我们看他的房子。说这是刘鲁颂原来的房子。孝顺的儿女们还给他从湖南老家请了个保姆,正好当天到。等她到了,一块去吃饭。鲁老师说身体大不如前了。但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他仍然是显得年轻而有活力的。他仍然健谈,只是确有些记忆失误。我想起他文章里有一句话:“年龄真切地告诉我,老了。”

鲁之洛老师刚退休时,在珠海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60岁,他在时任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肖时照先生的支持下,创办了《明镜报》,以他广泛的人脉组来全国名家的稿件,又以他一贯认真负责的态度抓质量。这张报纸在珠海一度颇具影响。

许多个周末,他去市场买了鸭子,亲自下厨炒血浆鸭,把湖南在珠海的许多文学晚辈都叫去吃血浆鸭。以至我长时间吃不惯其他什么酒店餐馆的血浆鸭——迄今,没有一家餐馆的血浆鸭比鲁老师炒的好吃。他写过关于如何做血浆鸭的文章。后来鲁老师不在珠海了,我只好让妻子对照他的文章来做血浆鸭吃。那种周末的温馨,是不会再有的了。

珠海的天气酷热,早期租的房子没有空调。鲁之洛老师写作时会出汗,手上的汗会浸湿稿纸,他就用一块毛巾缠在前臂写作。他说这样不会弄湿稿纸。我有时遇困难,想偷懒,找理由放松自己,就会想起先生手缠毛巾流汗写作的场景。有时去一个地方,他问问几站路,如果是两三站公共汽车,他手一挥:“两三站,坐什么车咯,走。”说罢就迈腿前去。

《明镜报》停办以后,每年,肖时照先生都要请鲁之洛老师来珠海走走看看。我每年都能与鲁之洛老师见上面,都能有机会陪陪他。有一年他在佛山高明刘鲁凡那里过年,肖时照先生和我去高明看望他。那时“四妹子”刚从加拿大回来。鲁老师的《走近多伦多》也刚出版不久。鲁老师酒兴不错。那些年,我见鲁之洛老师的频率比武冈、邵阳的朋友还要多。后来有两年没拜上年,鲁之洛老师在广州,说是师母摔了腿,不方便,怎么说都不让我们去看望。再拜上年时,居然是最后一次。

保姆在餐前赶到。鲁老师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到老停机坪商业广场吃饭,找到一家他吃过的店子,顺便还逛了一圈。他仍然喝了点酒,但是不多。鲁老师说好是他请我们的客。我终于想起,从邵阳到珠海,总是我吃老师的。即便后来鲁之洛老师到珠海玩,也是肖时照先生周全安排,除了作陪,接待上不用我插手。这一回,我悄悄地到前台去结了账,算是请鲁之洛老师吃了个饭。谁知,居然是最后一餐与先生吃饭。

我没有专门写与鲁之洛老师交往之类的文章,于是曲线表达,在长篇小说《离骚》里引用了鲁之洛老师《小城旧韵》里的内容,并用了些词郑重地介绍他。小说一出版我就寄给他,明确告诉他我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他的敬意。他很高兴,称我“年轻作家”。而我早已人到中年。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几年前就将图书及信札赠予武冈图书馆,如今又立下遗嘱:不收奠仪礼金。学生们无以为寄,可总得做点什么,于是我想在朋友中倡议:寄些书到武冈图书馆吧。我希望那些写到鲁之洛先生的书和文章,也尽量能收集到三畅说的“鲁之洛图书室”里,以丰富那个图书室的内容,也方便景仰先生的后辈能在那个图书室里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的“鲁之洛”。

阅读 1.2万 修改于2024-11-10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大执无觉

不知道武冈这些大作家都是鲁老师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 1997年去珠海找工,在浩哥家里打住,闲来没事,就在浩哥书房里看浩哥的小说《凉快》,小说中的人物真实,言语朴实,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好文章不一定需要有华丽的辞藻,做到真、善、美就行了。

227年前

言宋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7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