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斌的坎坷人生路
一九五七年的二月初四日,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时令虽然是初春,但天气还是很寒冷,清晨,这时从转湾公社清溪大队坳子塘方家的院子里传出婴儿的啼哭,这凄凄戚戚的哭声,仿佛预感到自己降临到这人世间,要经历多少酸甜苦辣,从现在开始他要经历他这一生坎坷的人生历程。
左邻右舍相互传告,老方家方焕文家里又添了一位男丁。方焕文夫妻非常高兴,祈祷神明保佑,儿子长大后文武双全,成为有用之才,所以把小孩取名为建斌。
建斌有个苦中有乐的家庭,三个哥哥,父亲勤劳,靠在生产队挣工分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何老玉,聪明能干心地善良,是典型的农村贤妻良母。
在那个唯成份论的时期,由于建斌家庭成份不好,那时候是贫下中农管理一切,所以从小就是受别人的冷言热讽。
建斌爷爷叔叔是地主阶级,姑姑远嫁城步钟家坊,父亲出生于民国十八年。建斌的姑父是当时城步国民党县长,姑父的弟弟是国民党抗日名将王耀武的私人秘书。民国二十八年,父亲年满十八岁,就参加国民革命军,被姑父的弟弟介绍在王耀武部队,民国三十一年退伍回老家方家沊。
由于父亲参加了过国民党部队,家中又有数十亩水田,所以家里成份不好,被划为地主阶级。建斌兄弟因家庭出身不好,从小就受到歧视,心里笼罩着阴影,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国家困难时期的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建斌一个六口之家的家庭,就父亲一个劳动力,在生产队挣工分,吃不到平均口粮,所以家里生活十分困难。
一九六六年,年满九岁的建斌非常懂事,会帮父母烧水做饭,扯猪草,九岁就安排在生产队看牛。父母把他放到当时的竹云奄小学读书,开始他五年的小学生涯。一九七零年建斌小学毕业进入了江塘初级中学读书,建斌读书非常用功,每门功课成绩都在全班名列前茅。一九七三年初中毕业,建斌本想升入高中,可在那个年代,到了高中或大学都是推荐的,不是贫下中农子女很难被推荐,一般到了初中就得终止学业,只得辍学务农了,不知浪费了多少人才。所以十四岁的建斌就在生产队从事务农业生产了。
粉碎了”四人帮“后,我国已取消了阶级斗争,全国实行经济改革,一九八五年,建斌已经二十八岁了,改革开放也在深入进行着。建斌积极肯干,头脑灵活,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哥哥们也都成家立业。建斌也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位姑娘,叫杨华云。姑娘也耳濡目染建斌是个好男孩,从心底爱上了勤劳诚实的建斌,两人很快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一九九三年,建斌夫妇就有了爱情的结晶:生下儿子方小乐,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俩非常高兴。
二零零零年建斌为了小孩和妻子过上幸福生活,他认定只有外出发展,打工挣钱才能致富。二零零零年的正月刚过元宵节,建斌就依依不舍的辞别妻子儿子,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来到全国著名的沿海城市渐江省义乌,给一个私人老板打工。工种是打豆腐,每月工资一千八百元,建斌省吃俭用,除了正常开支剩余的钱全部付回家给妻子和儿子在家里的生活费。
二零一六年的一天,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天正当建斌在上班时,家里打来电话,妻子生病,到武冈人民医院检查是老年痴呆造成神精失常。建斌听到这晴天霹雳的消息,欲哭无泪,第二天就坐上了回武冈的列车。
建斌回到久别的故乡,看到妻子,面黄饥瘦,精神恍惚,意识模糊,胡言乱语,和以前判若两人,心里非常心痛。建斌夫妻是患难之交,婚后,相敬如宾,互相关爱。如今犹如霜打杨柳,蔫蔫枯萎。他决心要为妻子治病,他卖掉家里所有的东西,跑遍了武冈所有的医院,但是妻子的病还是没有好转。
二零一六年的十一月初五,妻子医治无效,不幸含泪离开人世,建斌哭得肝腸寸断,但也无法挽回妻子的生命。
妻子去世后建斌和儿子相依为命,二零一七年,建斌带着儿子第二次踏上了打工的征程,来到了广州,建斌在一个大酒店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每月有四千多元的工资。
时间如流水,转眼在广州打工有六年之久,今年六十五岁的建斌己是两髪苍苍,身体也每况愈下,我由衷的祝愿建斌好人有好报,能安度一个快乐的晚年。
壬寅虎年,作者,飞黄腾达陈中华,
书于水西门办事处,桃花村保元陈家院。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飞黄腾达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