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蜗居》特别火,不是因为炒,而是因为批,所以让《蜗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热爱。
最早听说《蜗居》可能被广电总局禁止或封杀时,给我的第一感觉肯定又是新片上映前的广告策划,从而吸引大家的眼球与关注的目光。可没想到,广电总局相关领导真出来痛批了,所以,我不得不改变思维,从网络观看《蜗居》。
《蜗居》的电视还未看完,但从第一集到第九集,我看不到电视哪里低级、下流或涉黄,而赤裸裸的问题是99%以上的人所关注并经历的,就是工作多年买不起房,在收入与房价远不成比例的社会现实下,不蜗居,还咋办?而绞尽脑汁买了房,如果不是做生意发了大财,或通过其他手段获得额外的收入,不做房奴做什么?
问题是赤裸裸的,事实是血淋淋的。而我,看着《蜗居》这电视,也想自己的从前,为了在东莞买套能让一家三口居住的小房,夫妻两,整整打工八年,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房子买了,可到现在,连一本房产证都没有。而看着自己的员工,除去生活、住宿、社保及其他补贴,他们的工资也只在两三千左右徘徊,按照现在的房价,他们猴年马月才能买上房嘞?有时我跟他们说,如果买二手房,在潇湘文化可以让大家实现梦想,并且能很快实现,如果买那八千一万每平米的,可能得另找老板了。
我不知道《蜗居》被禁是出于什么理由,如果说是房地产商反对,感觉没有道理,因为电视的旋律还是或明或暗支持、鼓动大家早买房、买好房、买大房,哪怕用几辈人的钱用来换那么几十百平方,也心甘情愿。用南方一台《马后炮》的观点来说,“地产商才不会那么傻嘞,好好一个房地产的体裁,如果自己不开机拍摄才怪……”
我看过不少的电视与电影,但体裁十有十一是虚构的,很少像《蜗居》这样把社会最真实的一面直接搬上荧屏、变成节目,所以触动了相当一部分权势阶层的利益。要建立和谐社会,那可怜的泡沫,还是不用撞破为佳。否则,后面的话就不用我多言了。
我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评价,我想,如果翻译成那些评委能够看懂的外语,说不准,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在中国产生。因为《蜗居》直面社会,耿直坦诚,情节起伏,观众热捧。如此好的作品,不获诺贝尔文学奖,那还获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