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我与《青石湾》 (12月4日《邵阳日报》)

我与《青石湾》 (12月4日《邵阳日报》)

林日新 2019-12-04 13:33

我与我的《青石湾》 2019年12月4日《邵阳日报》
林日新

      去年九月,我的长篇小说《青石湾》在中国致公出版社公开出版。

      可以说,《青石湾》属半自传体小说,是一部描写山村知识青年成长励志的长篇小说。它浓缩了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追求、奋斗、失落、成功的追梦之路,浓缩了他不弃不舍、永不言败的人生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考落榜青年石哲成为了寻找“诗与远方”,极力躲婚,跟随乡亲们到雪峰山里做了一名“小毛货郎”,半途意外落单,只身独闯侗乡,在山重水复之际巧遇老货郎六爷爷,开始了一段特殊的奇妙旅程;回乡后,他有幸被聘为民办教师,在教书生涯中,他经历了所有乡村民办教师经历过的迷茫、失落和成功,饱受人间的酸甜苦辣:事业上的艰难,同事的冷眼和挖苦,领导的压制等。八年后,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师范学校的“民师生”,尔后转为公办教师,他的人生才展开了崭新的一页:教学上得心应手,写作上也成绩斐然,没过几年就幸运地晋升为中级职称教师,后来还通过努力评上了高级教师,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青石湾”的原型是我的故乡,这不假,但它却只是我文学的故乡,又是寄寓我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思想历练与情感生活的地方。石哲成的原型是我,这也不假,但他却只是艺术化的“我”,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中的“我”。云南的作家刘孙恒在《书话青石湾》中就曾写道:“这是林日新老师的故事吗?那描写的场景是不是某个真实地方的映射?”同事刘中豪老师则在《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诗和远方》中替我解释了:“作者的现实生活与石哲成的励志经历大同小异,只是婚姻完全不同。作者的婚姻一帆风顺,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美满幸福,可石哲成的婚姻和感情生活却十分波折。”

     《青石湾》最初开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刚走向讲台时。小说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完善,至正式出版,时间跨度达三十多年,与我的人生同步成长,我也曾自我调侃,这是“三十年磨一剑”。作为一个相伴了三十年的“孩子”,我对她是十分珍爱的,因为她是我三十年心血凝结而成的,她是一朵“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瑰丽文学之花”(邵阳学院刘运喜教授在书评中所赞)。

       也许,不少读者对有关“毛货郎”那充满山乡传奇色彩的文字特别喜欢,不少老师读者则对有关教书育人的故事格外欣赏,而我的老同学们则对男主人公与初恋情感波折情有独钟,我自己则被主人公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文学梦想的行动所打动。

现在,我清醒地认识到:《青石湾》让我圆了作家梦,但人生之路还很长,文学之路还将继续。我会经常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激励自己,争取写出新的“青石湾”,写出新的“石哲成”。

(林日新,武冈市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作协会员,出版有随笔集《教育笔谈》、长篇小说《青石湾》)

阅读 7073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