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期(70年8月)。母亲是木房子里生下我的,父亲有三兄弟,他们刚成家时都是住的木房子,“天屋门”门槛高高的,“谷仓”单独设在它对面。几兄弟挤在一起住的,我最初的记忆是睡在木屋的楼板上面的,晚上住是要爬“楼梯”的。
在我八九岁时父母修了座土砖瓦房,这一住就是十来年时间,我有六姐妹,一家子就住在里面,记得“二姐”上学时晚上做作业,我在她煤油灯下“吵”她,挨过她不少的打。那时家里实在物资匮乏,吃的大部分是红薯。我读小学时是清早背着个书包出门,晚上差不多天黑才归屋,啥原因,大部分是被老师留着“背书“。可想而知,那肚子是饿坏了才回家有吃的。想想现在的小孩多幸福,上学都有车接送。
八十年代初期,母亲在生产队”分屋场“时争取到几分”自留地“,那时父亲很是不支持母亲修房子,他怕修了房子要挨饿,父亲不但不出力,还在外面说母亲怎么怎么的,母亲看到”崽女“大了,不修个房子,怎么的娶媳妇?母亲这一辈子都诉自己生活过得辛苦。说实话,我四兄弟,除老大是哑巴没成家,其三兄弟都还是母亲找人”牵线搭桥“的才有了自己的家。
这八十年代的”红砖瓦房“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现在也还是,三哥是个”木匠“师傅,能力好点,在怀化洪江分到个”廉租房“,还不错,一家大小连户口也转去了,他们一家就成”城市人“了。二哥这两年修了个未装修的二层红砖新房,他们都比我强啊!
我2002年来广东深圳打工至今,2009年结婚,这几年才在外租房,房租300~500左右,前两年租住单间,东西多了,租了个”一房一厅“,一年到头回一次家,看看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
木房子——土砖坨坨房子——红砖瓦房,这就是我住的”三届“房子,我打工租住的小区房不算。武冈人同样在外打工,有些人开公司做老板,在外有房有车,老家有”别墅“,我还是每天奔波在”生怕“迟到怕被扣工资,担心拿不到工资的日子……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姜远松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舟子
友情支持,投票!
609年前
倚窗听蝉
投票支持!!!!!!!!!!!!!!!!
779年前
压梨三大
老乡加油!且过且珍重~
冰糖葫芦
再给老弟投一次。
639年前
作者回复:
谢谢,呵呵。
2015/6/17 19:14:53
张金石
嗨得没事,又来给兄弟赞一下!投一票!不管有没有效,投了再说。哈哈!
559年前
谢谢张总
2015/6/3 23:04:19
蒋晚艳
呵呵,实实在在过日子的人……问候您全家。支持!(蒋晚艳)
679年前
开拓无限
现在武冈农村是处于瓦屋换楼房的阶段, 楼主的文章很符合农村实际 好文投票支持了
839年前
寒梅
老乡比我强!都修三次房子了,再努力工作几年,回家修别墅去!
769年前
青丝
点赞支持。过去的苦涩,总是这么令今天的我们记住。。
899年前
唐栋
再苦再累,生活还得继续。苦难也是生活里的一种吧!?
979年前
山妹子
楼主好样的!支持。
619年前
我笔书我情
一生修三次房子,不容易啊!祝你过得越来越好!
649年前
深圳梦想
日子一天比一天强,一年比一年好。
489年前
修三届房子不容易!楼主好样的,点赞!
乡巴佬
有些记忆是苦涩的,但好在现在楼主是生活越来越好了。
569年前
已输入0/200 个字!
清明时节忆恩师《邵阳日报》
唐老师的“幸福号”自行车
生椰拿铁
实验二小携手茶元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联谊活动
酒香氤氲的回忆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宏源石油
韩国-LKC螺杆真空泵滨海真空
生金科技园生金物业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