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木瓜桥,昔时为魚米之乡,到处是稻花飘香,青山绿水。现在曾经的良田,由于威溪左干渠长期没有放水灌溉很多荒了。,只有勤劳的老农们还在坚守,也只能种点玉米、大豆、辣椒了。老农在感叹,他这个种田大户的水稻竟成这样影响他家的禾了!他们有政府补贴。由于没有水稻田变成这样了!自己抽水浇灌的田禾苗还可以。建好的电排成了摆设,近在眼前电源却连接不到电排!难道国家的惠民政策成了做秀了,有水源在赧水河中,为什么就成了摆设,种田成本本来就高,如果每亩田不化抽水费一百元的话(有人邦人抽水10元一小时)否则就会果粒无收。在此我替老农呼吁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关注一下,接好电源来年用上,种田放水是老农长期工作,迟到春雨也能滋润禾苗。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适者生存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适者生存
感谢言宋老师的点评,我是不敢多言,受老农所托简单呼吁一下!
13年前
言宋
水利曾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放在今天也是真理。可从经济效益来看,在政府看来,农业肯定不如工商业,所以,曾经的左干渠几乎就废了,只有右干渠,清澈的溪水流向城区,成为饮用水源、工业用水。
赞3年前
适者呀,很好的题材。你再多点文字,照片再好好排版一下,效果会好得多。
已输入0/200 个字!
G241线武冈这个路口路面坑洼成安全隐患,望尽快修复!
武冈水西门街道:“场景化”普法守护“少年的你”
武冈双牌镇:村民打造文化演艺公司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武冈秦桥镇:农技服务下田护航大豆玉米套种
旅发进行时 | 沿着溪水漫步桐子花海 武冈这个宝藏地方火了→
武冈米花里的年味武冈视频
武冈历史沿革武冈概况
武冈一中航拍记录片武冈视频
武冈农村婚礼习俗纪实武冈视频
关于武冈市武冈概况
宗氏典藏包装项目文功文创
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宏源石油
智能母婴站触摸屏玻璃三丰玻璃
免责声明: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其他均来自网上,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联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冈人网 ICP证:粤ICP备2023087779号 粤公网安备44190002007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