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访著名书画金石艺术家、诗人李潺先生

访著名书画金石艺术家、诗人李潺先生

曹洪源 李潺 2009-06-13 09:07 5

访著名书画金石艺术家、诗人李潺先生

总编辑曹洪源(左一)、副主编王军(右一)与李潺老师

知道李潺这个名字,是在1999年4月份的一期《光明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他书法艺术成就的报道,同时报纸还配发他两幅作品,一幅隶书,一幅草书。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草书,当时我就觉得作品写的怪怪的,和寻常不一般。所以时至今日,虽相去九年,仍有记忆。真正让我对李潺艺术有一定认识的,是2006年7月初在郑州纵横艺术馆举办的“李潺书画篆刻艺术展”。我当时在《当代书画家》杂志社任主编,对这样的大型艺术展览自然不会错过。在展出的百余幅作品中,尤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雄强豪放的狂草书法作品六尺十二条屏《岳阳楼记》,令参观者赞不绝口,同时他空灵生动的写意篆刻和蕴涵丰富诗情的国画作品也一样得到同仁与观众的肯定和赞扬。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李潺还是一位诗人,居然写出优秀诗作三百多篇,并结集出版。就在这时让我知道了李潺先生不惟是一个书法家,而是一位集书法、篆刻、国画和诗人于一体的多面手,并且造诣深厚,均达到一定水准和高度。在他的学术讨论会上,一位老画家动情地说:“当前有不少画家写不好字,不能刻印,不会题诗。因此出现很多画家请人题款,请人刻印,照本抄诗,一幅完整的作品除画是自己的外其他均有他人代劳的怪现象,并且这种怪现象还在蔓延和发展,这难道不是民族国画的一个危机?在这种危险信号面前,李潺先生于诗、书、画、印全面切入,并且以很优秀的水准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李潺先生的这种艺术有挽救危机、开创时代的切实意义。”

李潺先生每到一处,均能掀起一阵热潮。1991年七月他应日本东京尚泉书道会邀请赴日本讲授和表演中国书画金石艺术,在一次现场书法表演会上,他“八方走笔,四面来风”,挥写草书,令围观的东洋人惊叹不已,对他的艺术创作水平直竖大拇指,许多文化名流还主动登门拜访并和他艺术交流。1994年11月他应邀赴新加坡参加狮城书法篆刻会成立大典与国际书法交流大展活动,他空灵生动的写意篆刻和精湛的书法技艺表演令狮城人大开眼界,国际书法交流展组委会还把的书法作品于展厅主要位置高挂,并在后来编辑出版的《作品集》中安放首页。2005年冬“李潺书画篆刻艺术展”在文化大省山东的青岛、菏泽、蓬莱三市巡回展出时,山东的艺术家们对他于诗、书、画、印的全能与优秀,认为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对他非常钦羡和推崇。2007年12月在湖南长沙举办的“李潺艺术周”活动中,他被人们誉为湖南艺术界里的一面旗帜,称之李潺现象,或李潺模式。同时,他的艺术作品也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焦点,四尺国画作品《牡丹》竟拍出12000元的高价,三尺狂草书法作品杜牧诗《山行》也拍出4800元的高价,该活动中书画作品总成交额达到35.6万元,创下湖南个人书画专场拍卖会的新纪录。

今年7月29日,李潺先生应“2008迎奥运全国职工书画展暨国际书画名家作品友好交流展”组委会邀请出席开幕式,我有幸再次与他会晤,并见到了他的部分新作。李潺先生现年虽已65岁高龄,但他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却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朝气勃发,催人奋进,给人力量,让人爱不释手,以至于找他求作品的人络绎不绝。李潺先生的艺术为何能受到人们的如此青睐?有人说是他的传统功力深,作品质量高,也有人说是思路开阔,创作大胆所致。我认为他们说的虽然不错,但不是问题关键,关键的是李潺的艺术与时代的完美契合。什么样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李潺的艺术特征是以传统的技法反对传统的风格。他以传统的功力,现代文人的浪漫主义思想另辟新径,创造出了放纵不拘的与世无偶的艺术作品,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正好符合了时代的需要。所以,不论李潺走到哪里,他极具时代感的艺术作品都能让人们为之震惊,并产生共鸣。要想使自己的作品符合时代的需要,那他自己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谁都知道,要想站在时代的前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背后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李潺先生也不列外,他曾经感叹地说:“我从青年时代就学习诗、书、画、印,对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这些大师非常景仰,因为他们于诗、书、画、印样样精通而且水平很高。这也是他们成为大师的重要原因与条件。因此我从青年时代始就学习诗、书、画、印。要学好这四门,需要很多时间,我直到39岁才结婚,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生儿育女的时间都倾献给了‘四绝’。而文革十年的政治厄运时,让我靠边站,我一头扎进‘四绝’中,发泄愤懑与寻求慰藉。‘磨剑血作水,吞宵阴为阳’,到了如痴如疯的程度。”李潺先生在艺术追求上可谓是呕心沥血,当然他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这样:“他在当代书画发展的取向中,找到了并身体力行地创造着一种时代风骨。‘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他是当代书画界的骄子,是令人由衷感叹与钦敬的一个有着一种时代典型意义的人物。”

很多人穷其毕生精力也难成就一事,李潺先生于诗、书、画、印方面全面切入,而且均取得优异成果。这不能不让人们另眼相看。那么,就有人要问,现实社会中有成百成千甚至上万种行当,李潺先生为什么偏要选择诗、书、画、印,这是不是因为他自幼就喜爱呢?答案非也。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根由。李潺先生出生平民家庭,诗、书、画印也并非他儿时的梦想。促使他下决心学习中国传统“四绝”的原因要从他的“文学梦”说起。

在大学时代,李潺先生读的是中文专业,原本对新诗、散文和小说比较喜爱,并梦想将来当一个作家,他刻苦学习与写作,作品不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几乎每月都能得到一些稿费。然而,学校却说他“思想不红”、“走又白又专道路”,并以此为反面教材在全系通报批评。年轻气盛的李潺忍受不了这种打击,便请假回到了家里。后因在家时间过长,超了假期期限,学校因此将他除名。李潺被除名后,便在家乡国营制药厂找了一份宣传员的工作,业余时间继续文学学习和写作,他还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办了个油印文学刊物《心灯》。真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谁知《心灯》才刚办五期,就被打成“反动刊物”,他和他的朋友也被打成“反动分子”,并把“案件”移交到公安局。他的两个朋友及一个牵连者,一个投河,一个醉死,一个跳塔,无辜地牺牲了三条生命。李潺则被拘留隔离审查。之后,公安局通过县委宣传部邀请省作家协会的作家对《心灯》性质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心灯》不是反动刊物。李潺虽然免除了牢狱之灾,却被改成了“内部管制”。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李潺经历了这次打击后,他的文学创作再也搞不下去了。他抱着二胡把心中的屈辱和压抑拉成如泣如诉的悠扬琴声。母亲从胡声中听出了他的苦闷,怕他憋出病来,就说:“写文章犯法咱就不写,写字没听说过犯法的,你就练字吧。”是的,练字。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他。自此,他便开始了对书法的学习和创作。不久,他发现中国历代大凡称得上真正艺术家的皆是诗、书、画、印具能,而且水平很高。他经过再三权衡,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我要追赶古人。于是,他便由单一的书法学习和创作转入了对中国传统“四绝”的努力学习和研究中去。

李潺先生在初学书法时,正逢钢笔勃兴,毛笔渐废,书法艺术衰微冷落无人问津之际。他所在单位停办,下放回家闲居,经济窘迫而时间富有,便一发倾之。弱冠之年,风华之始,夜半磨墨,晨起临池,吞稀咽粥之中不问节假,临帖摹碑之中而慰藉温饱,夜以继日,寒暑不间。他苦临颜真卿《多宝塔》三年后,即旁及欧、柳、褚、虞,又进入篆书、隶书、行书的临摹,再而攻草书。至七十年代初,书法篆、隶、行、楷、草五体他已学会,楷书成绩最为突出。1972年,他带30余幅书法作品,悄悄走出家乡武冈,漫游江南六省,造访了沙孟海、林散之、费新我、陈巨来、方去疾等书法大家,得到了他们的中肯指点。回乡后,又穷练书法达十年之久。八十年代后,他主攻草书。一晃20余年至今,再看李潺先生的书法,一是他五体全能,二是五体又各具特色。篆书:小篆秀雅俏丽,大篆厚重洒落;隶书:飘然若动,有帛简味;楷书:凝练端庄,其小楷清雅俊秀;行书:行云流水,苍劲有力;草书:奔宕奇肆,特别是狂草,纵横捭阖,张力四放,充满激情,显示出强烈的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书风,为海内外所惊叹称奇。

攻书法不久,李潺就把旧体诗词也纳入重点学习和研究对象。几年下来,竟创作出千余首,编成《初尝集》、《挣困集》、《工读集》三集。文革中,怕惹烧身之祸,他母亲把他的诗集藏在了猪厩底下,直到粉碎“四人帮”后三年,方取出重见天日。1999年,李潺先生自选三百余首,用他那清雅俊秀的小楷书成《李潺手书诗选》,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本诗书合一的集子,立刻引起诗界与书界的关注,认为是诗书合一的一朵奇葩。到2005年,《李潺画选》由长城出版社出版时,因《画选》中每幅作品题识或一诗或一词,诗画合一,再度引起人们的兴奋与推崇。李潺先生的诗词为诗人们不断评价与推介,认为他的诗词情真、意浓、质朴而感人至深,以含蓄与联想的手法使作品耐人咀嚼回味,在意境的营造上或高昂、或深沉、或明快、或婉约,各呈特色。他的诗词入录各种诗词集、辞典50余部,并在诗词赛中多次获得特等与奖一等奖。他不仅以诗入画,把画不断诗化,而且在书法中常书自作诗词,特别是以诗应对庆典、名胜的题贺与感惠询知,已是家常便饭之事。他早已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他在中国诗界已赢得了一席之地。

在学习楷书书法三年后,李潺先生就开始学习篆印。当时条件很艰苦,他自制刻刀、印床,从家乡正南角沙滩上捡取松软石头作刻石,偶得一方青田旧石,锯成两方惜而六面刻之。他先从汉印入手,继而秦玺及明清流派。他学齐白石,从其观念上学,学他与明清拉开距离的技巧和强化表现力的观念。因此,他学齐白石而又与齐白石印风迥然相异。李潺先生尽管是走过“工笔”一路的汉印之路,而让他最终并下大力气的是“大写意”的创造之路,因而他的印风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不惟红白斑斓,而且夸张强烈,结构奇特,招数层出,无守定格。他认为:“今日印人若云开拓创造,应力拓他体入印,不仅为应时顺势之举,且大有作为而前景博大也。”因此,他穷十年之功,大胆研究与实践草书入印。199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李潺印选》时,选中夺目耀眼的草书印,立即引起篆刻界争论。数十家报刊专题评介了他的草书入印,成为当代篆刻界一个亮点。李潺先生的印思博广,印路开阔,《李潺印选》中136印无有雷同。他是印界创新中的佼佼者。

在完成了楷书的基础后,几乎于涉猎诗词、篆刻的同时,李潺先生就开始了国画的学习和研究,迄今已四十余年。他先从《芥子园画谱》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入手,然后再到荷花、牡丹、月季、杜鹃、百合、水仙、葫芦、丝瓜、牵牛、紫藤、枇杷、美人蕉、枫叶、柿、桃、鱼、虾、蟹、蛙、鸡、麻雀、翠鸟、八哥、喜鹊、仙鹤、天鹅、蜻蜓、蝴蝶等。他的画风有两路,一路是从书法入笔,印刻入章,展现着深厚的传统笔墨与营式,抑扬着自己朴厚而放纵开拓的个性。如他喜画的墨梅,既是吴昌硕,又不是吴昌硕,他从个性中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花点与枝干,比吴昌硕更为开拓放纵。另一路是他诗意入画与把画不断诗化,追求立意上的创作目标。如他画的一幅斗鸡图,通过题诗与标题《竞争不作缩头退》,表现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拼搏进取的精神主题。这不能不说是文人画在当代的一种开拓。他曾说:“我试图以传统为基石,个性的喜爱,在诗情画意中寻求一种属于现代审美意识范畴间的情感与理念的流露。我探索这种意境,努力地寻找与捕捉表现它的艺术语言与手段,自感难而不易,但没有退缩的理由。”李潺先生的这种知难而上、开创求新的精神与身体力行的实践,使得他在中国花鸟画创作中光彩夺目,步入辉煌。《李潺画选》出版不到一年,即有20余家报刊专题评介此书,足以说明他的这种创造的影响力。

“我始终认为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是一个娘胎里孕育出来的四姐妹,它们的血缘关系注定了彼此之间不可分割的亲情。”李潺先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艺术在诗、书、画、印中分别深深切入而又将他们全面打通,之后又在艺术创作中相互融合,彼此利用,使之在艺术境界中纵横驰骋,上下遨游,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厚坚实的传统功力,洋溢的现代文人意识,强烈的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是李潺先生的艺术特色,也是改革开放年代的艺术产物,有着时代的典型意义。它不单是李潺先生本人的巨大成果,而且是影响与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一种示范与动力。

阅读 7479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兵子驼

这就是书法啊,这就是李潺老师的风格,独具一格,很有个人风范,可以搞书法展。

515年前

枯木龙呤

字写得太潦草了,要是读书会被老师留下来抄课文的!

415年前

姜远林

又见大师,又见四面来风!遗憾的是找不到李先生的诗作,百度里找不到!

415年前

青松

再来见识见识啊!

815年前

青松

先坐沙发!!!

715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