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代人发一篇文章:赤子情怀——读黄三畅《行吟古城古州》

代人发一篇文章:赤子情怀——读黄三畅《行吟古城古州》

黄三畅 2013-06-05 15:17 13
妙玉点评: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驻地。-----唯有脚下这片深沉的土地,才能让我们流泪。

这是在湖南省煤炭工业局工作的萧功勋先生为拙作 《行吟古城古州》写的评论。我以为从评论文章的角度来看,写得既有理论深度而又文采斐然。文章对拙作不无溢美之词,还真让我汗颜。

                                               赤子情怀

                                               ——读黄三畅《行吟古城古州》

                                                            肖功勋

  古今中外,大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一个文学王国。这个文学王国就是作家的故乡,这是他们写作能以持续下去的活水源头。威廉•福克纳有他的“约克纳帕塌法县”,加西亚•马尔克斯有他的“马孔多”,鲁迅有他的“鲁镇”,沈从文有他的“边城”,莫言有他的“高密”……这些的文学王国无一不是在真正的故乡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

          武冈是湖南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湘西南的一方重镇,人文荟萃,山水清幽。“在这一片土地上,无论是古城还是古州,都是沧桑而诗意的。”“在这一片土地上,有青山绿水,奇山异水,山山水水又染上浓郁的人文色彩。”( 《行吟古城古州•自序》)。

          生在武冈、长在武冈,一直在武冈工作的作家黄三畅,像一位阅尽春风秋雨的沧桑行者,俯拾古城文化遗产,怀想古城历史光景,感受古城内涵余韵,而后执笔写下《行吟古城古州》,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充满生命活力和浓郁人文情怀的古城古州画卷,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独具特色的美学辐射、精神关怀、价值取向和人文内质,读之使人产生情智的共鸣和心灵的震颤。 
          古人论文有“修辞立其诚”的说法。诚者,心也!黄三畅的散文集《行吟古城古州》,令人感动的是作者蕴涵于文中的那一份深情,那是一种对家乡的浓情爱意。在他心里,“最美是家乡!最爱是家乡!”古城武冈是他的家乡,也是他永远的精神家园。他在自序《最爱是家乡》中深情地写道,“我说的武冈,是大武冈,包括了周边一些县份或一些县份的部分地区”,“我走在周边的一些县份,并没有‘外乡人’的感觉,人是我的兄弟姐妹,河是我的母亲河,一草一木,似在迎我、亲我。”有了这份心、这份情,他在家乡一边教书,一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精神家园,用饱含浓烈的激情,把家乡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上升为一种精神历史的描述,一种诗般的吟唱,津津乐道地打理着他朴实无华却鞭辟入里的小说和包罗万象又细腻隽永的散文。而今,退休的黄三畅却不甘寂寞,一个已过花甲之年的长者,常年行走在家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就是为了驻足于一个个历史的现场,重温大地母亲的赐予,凝固那曾经铸就的月岁,其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难怪他的朋友、作家周宜地说,黄三畅是一个执着的留守者,留守着他的文学,留守着他的乡土,留守者他的“魂”。是的,正是黄三畅的“留守”,才有了他的小说《留守》、小说集《禁忌》《弦歌》,散文集《让生命充满诗情》,而今又有了散文集《行吟古城古州》。他要力图在家乡的怀抱里,读写着沧桑古城、诗意古州,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寻觅和揭示家乡人心灵的美质,这一切都源于一种在家乡热土上追求道德升华和自我实现的虔诚,一切都源于对家乡山山水水、人人事事痴迷的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吟古城古州》,无疑是作者艺术境界与思想情操的一次近乎悲壮的熔铸。

            《行吟古城古州》,处处以新颖的笔法,打破时空界限,与古景古人对话,仿佛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用目光穿透着古城武冈的历史岁月,从而打捞出尽可能更多的热爱和珍奇,再库存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塔中,以便随时抚摸和叩拜。集子里的“沧桑古城”、“诗意古州”两集,作者用大量篇幅写了古城古州的名胜、古迹,以及在这些地方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岁月留痕。如《漫步古城墙》《宣风雪霁》《古朴典雅中山堂》《武陵春色》《孤寂凌云塔》等,使武冈独具特色的景观尽现笔端,全方位解读古城遗世地标,立体化勾勒老城现存文化脉络,多角度诠释武冈老而不衰、历久弥新的缘由。作者为了达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佐证自己的论述,在书中大量引用不同时期学者、作家的有关诗词论说,如大名鼎鼎的唐人王昌龄的诗作《送柴侍御之武冈》、《宣风雪霁》,宋代陈与义的《济川回州》,明代潘应斗的《武陵井》,形成旁征博引之势,勾勒出古城风物的苍茫景象,让我们在浩浩历史长河中依稀望见古城的历史走向,给人以沧桑感、轮廓感、悠远感、神秘感。而《文采风流同保山》《资水何处觅屈子》《横江晚渡》《龙潭夜雨》等等,又有着怎样的生动和妙趣,又有着怎样的悲喜交集和梦牵魂萦,又有着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耿耿难忘!

        《行吟古城古州》处处展示着五彩斑斓的地域风情,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与生活情调。在作者笔下,有充满神性写满神示的《渡难桥》、《天青地绿》里的“飞纸”、《挡箭碑》和《小山娘娘》,还有缓缓运转着、水淋淋运转着的提水工具《水车》……作者总是描写不尽、歌咏不尽。

             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关爱,文化是一种总结,文化是一种传承。故乡不一样的风俗是一种文化,不一样的人情是一种文化,不一样的传统理念也是一种文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人潮人涌的异地他乡,在科技日益发展世界繁荣昌盛的今天,不管你的着装如何改变,你的语调言论怎样趋于大众化,你头脑融入了多少市场经济崭新的新理念。但当你为浮华尘世的千变万化而苦脑时,为人与人之间的高深莫测和世俗纠结时,如果能偶然邂逅一家乡人,能读到家乡的一点文字……那个亲,那个热,是不能言表的。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读黄三畅《行吟古城古州》,让我感触到了心潮澎湃的律动和乡情在血液翻腾的脉动,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那是因为——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驻地。

 

 

阅读 1.5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楚南老虫

难为您记得她已遭人为湮灭的那些美丽。这种复述只会引人更痛心。古城的原有的风物人情再也无法复制,只能由您领着后辈儿孙穿越时光隧道了。

2411年前

夫力

黄老师的《行吟古城古州》的确值得一读!

2311年前

钟文晖

当真嘎咯冇错,老头子我丫要来打哈喔和才要得!

2611年前

倚窗听蝉

现在很少读到先生的大作了。记得在师专时,常常在“蒲公英”校园文学刊物上看到先生的文章。 肖功勋先生这篇文章耐读。

3811年前

飘云

哈哈 给站长投了一票

4111年前

苏醒/都梁

蓝豆子-周:

可惜我还只读过黄先生的散文集《让生命洋溢诗情》,
还没读过黄先生的《行吟古城古州》。
不知哪里能看到此书,很期待。

周先生 来我处 可以看到

4211年前

苏醒/都梁

行吟古城古州一书,拜读过,很好。
每一座古城,都是一张极具魅力的名片。
记忆中原以为古城早已残垣断壁,可当我们站在古城之上,才真正感知古城深藏的历史。
四月的烟雨中,古城映入眼帘,将我们的视野拉向从前。这完整的城墙,耸立在古城里,把几千年的历史风云诉说。
武冈宣风古城,巍峨站立了数百年,如一个巨人,依然坚不可摧。
站在城上看奎文阁,没有苍凉,烟雨中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徜徉于他的历史,大家各自的行走,踏实而沉醉。
武冈古城,就这样缄默无语的挺立着。
也许我们知道,他忍受了太多风雨的侵蚀和人为的祸

3711年前

戴军辉

书写文学就是书写故乡,故乡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3711年前

言宋

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驻地。

4411年前

蓝豆子-周剑平

可惜我还只读过黄先生的散文集《让生命洋溢诗情》,
还没读过黄先生的《行吟古城古州》。
不知哪里能看到此书,很期待。

4111年前

妙玉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只有写故乡的文字才会让人读了想读,如同那血酱鸭的味道,绵远悠长。

2011年前

闯飘

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驻地。
---------------------------------------------------
我们这些游子也想家呀,可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远离故土那片温床,来得他乡异地谋生。

2311年前

老特务

家乡,是我们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驻地。

占个沙发看家乡人评家乡人写家乡事抒家乡情。

2611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