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成时尚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19-11-28
□湖南武冈 林日新
在“时间银行”看到一对70多岁的空巢老人发送的订餐送餐需求后,“95后”南京志愿者王绍康立刻点击“接单”,把热乎乎的饭菜从福惠老年人服务中心送到老人家里。他这次积累了志愿时间0.5小时,将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兑换相应的服务。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社官方微博针对“异地互助养老你愿意尝试吗”话题所作的调查显示(4557人参与),65.3%的受访者愿意尝试“时间银行”。
银发如潮,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变老的成本逐步提高,相关服务人员短缺,亟须建立并完善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可谓应运而生。这种创新的方式,目前已在北京、南宁、南京、重庆、成都、遵义等地试水,且愈来愈受到国民的欢迎。据悉,南京市“时间银行”的注册志愿者已有2.6万人。
何谓“时间银行”?它是指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支持和鼓励志愿者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储入其“时间银行”个人账户,将来可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也可以为父母等亲人兑换服务,还可以传给后代,或者捐给“时间银行”,赠送给有需要的孤寡老人使用。这就像经济领域的“银行存款”一样,可为自己将来防老急需未雨绸缪,也可像医疗领域的“互助献血”一样,为亲人缓解燃眉之急。
如此看来,“时间银行”确实是解决养老难题的一种有益尝试,有效地拓宽了全社会尊老、敬老、帮老、助老的路径,值得全国各地养老机构加以借鉴和推广。
问题是“时间银行”尚在一些大城市试水。国民对它的理解不够,认识不足,所以推广的范围并不大,其服务基本都是以社区为主体单位组织实施的,各自为政。当然,“时间银行”本身还有不少地方亟待改进和规范:比如目前的“时间银行”一般只记录服务劳动时间,对劳动强度、难易程度的考量也需进一步精准计算。此外,时间存储和兑换的周期长、经手机构多,容易在记录过程中发生错误甚至遗失;志愿者迁离本市后,数据如何在多地流转、通兑等。
若是“时间银行”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像金融领域的银行卡,能在全国实现“一卡通”,“时间银行”将会大受国民欢迎。这种全新的互助养老方式有望成为社会新时尚,这才是全体国民的福音。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