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头条
全国每50粒水稻种子就有1粒产自武冈,该市水稻种业年总收益近3000万元——
水稻结出“金种子”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昌小英通讯员周旭芳邓安志
全国每50粒水稻种子,就有1粒产自武冈,水稻种子成为支撑武冈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武冈市培育、扩大制种产业,种植面积保持在3万余亩,年产量高达680万公斤,占全省产量的20%。这些种子除了供应国内市场,还有30%出口至海外。
优势制种基地与龙头企业“强强联手”
9月8日,在邓元泰镇江塘村种子生产加工园的湖南永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人们忙着将从种子风干精选包装流水线上下来的稻种搬运至仓库,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这条生产线是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成果,整合了种子烘干、精选和包装等环节,实现‘一站式’生产,有效提升种子的稳定性和品质。”公司负责人张飞跃说。
武冈市探索优势制种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建模式,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制种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基础设施和基地,支持制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购置和推广新型机械设备,并开展社会化服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生产组织模式,推动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该市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2.8万亩核心制种基地、8个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2个种子生产加工园、6个烘干中心以及20余个小型制种基地和15个小型基地种子加工点,形成种子加工“1+N”模式。
“与龙头企业合作,成本降低,效益提升。”邓元泰镇蔡家塘村61岁的制种大户杨期武算了一笔账,他今年种植1000多亩的制种水稻,公司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并按合同收购稻种。“每亩节约成本近300元,政府还对符合标准的稻种给予奖励,预计今年能挣近300万元!”杨期武说。
武冈市对达到高标准的种子给予每公斤1.5元至2元的补贴。2023年,该市种子质量合格率提升至98.5%,种子发芽率提高至90%以上。
目前,武冈市的制种重点乡镇(街道)已扩展至12个,新型农业制种经营主体增至134家,制种大户增至271户。全市制种面积达到3.05万亩,每年水稻种子产业总收益约2980万元。
科技赋能,农户获得实实在在收益
眼下正是农忙季节,邓元泰镇黄茅村的制种户翁勇军启动无人机,对水稻进行授粉作业。“无人机1分钟就能完成1亩田的授粉,效率是人工拉绳辅助授粉的10倍。”翁勇军说。
今年50岁的翁勇军已有10余年的水稻制种经验,去年他参加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掌握机械化生产技能。生产效率提升,他将制种面积从100亩扩大到380亩。翁勇军介绍,在农技员的指导下,他还采用“稻稻油”轮作种植方式,每亩每年再增收300余元。
武冈市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武冈市水稻产业研究院,组建以湖南杂优中心主任唐文邦为领队的研究团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目前正值水稻授粉的关键时期,该中心的助理研究员雷斌、王明带领4名研究生,扎根乡村指导制种户进行机械化授粉、除杂等。雷斌介绍,团队在当地开展的水稻小粒型不育系选育及全程机械化制种高产创建,去年经专家组现场预测,最高亩产达到310公斤。
该团队还研究集成轻简、高效、高产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开发更符合武冈地理特点的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同时,协助政府培育服务组织,全面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目前,武冈市已拥有水稻新品种67个,水稻制种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率达85.3%。全市组建161个制种村级服务站,制种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3家。拥有各类现代化制种机械设备750台(套),专业化服务人员达108名。
科技赋能,武冈市水稻制种产业成本下降8%,亩增产10%,实实在在的收益,带动3100户6500名农民发展制种产业。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湖南日报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