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都梁人文谱—杨运焰

都梁人文谱—杨运焰

苏醒/都梁文化传播 苏醒/都梁 2013-09-30 09:49 6

都梁人文谱—杨运焰

湘西南一隅,武冈云山,在中国的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中,排名第六十九位;而闻名遐迩的云山,又有着七十一奇峰,峰峰相连。所以,都梁因云山而福泽天下,贯穿古今。

 

云山十景,一瀑飞涛可悬天听涛,仙桥横汉可让人如临仙境。五里三庵、双华日月、胜力华峰、金龟越岭以致崖前流水,福地祥岚。昭陵都粱,云卷云舒,古往今来,恒古常新。

 

浩浩荡荡一江资水自西来,归却江汉航九州。在都梁的青山绿水之中,月白风清之时,用武冈的历史引经据典,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云山深处,武冈有一位特殊的 “洗心”者,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屈原的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薰导下,沿资江古都梁区域,举案齐眉,访老人,历沧凉,探奇境,论古今--这就是武冈的都梁乡士杨运焰先生。他是集摄影师、旅游、写作于一身的甘为他人做嫁衣的文化传媒人士,在他的作品中,他无不洋溢着对湘地楚风的眷恋和都梁古镜的热情。他的文字秀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是武冈本土文化的不可多得代表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里,湘西南一隅的武冈人用汗水和智慧修筑了各式各样的名胜古迹。这些风格迥然的古风古境,在资江河流两岸鹤立鸡群,这些古城景色也因融合了人类变迁而被欣赏,成为都梁文化历史上有着实用和艺术双重价值的宝贵遗产。

 

资水是古宝庆和都梁的母亲河。河水蜿蜒曲折、自西向东,自古城美丽富饶的土壤穿插而过,就像湘西名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的吊脚楼一样,也有余秋雨笔下的周庄的江南水乡的余韵,这些武冈独特的湘楚地域文化,也浓缩了古老都梁的漫长历史。

 

回望岷王定居武冈大兴土木修建王城,引来外渠建造了五座以龙化名的桥梁。水流湍急的资水经过历史演变蜿蜒而来,后来陈与义流落湖湘,寄寓武冈……。当济川回舟,柳暗花明,再看波光粼粼,历史往事,却是依稀可辨。

 

资水,为黔粤通冲;云山,为湘桂要峡,历经风吹雨打,或许失去了古境原本的风情,但是逝去的美,才是最有人类追寻的价值的。

 

杨运焰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将古城作为自己毕生推崇的对象描绘出去的文化人,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默默奉献的心态做着大量的幕后的传递工作。正是有了他那种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甘当人梯、无私奉献,几十年的岁月有如弹指一挥间,伴随着都梁文化事业的日新月异,始终贴近老百姓,贴近火热的生活,哪怕只是些简单的消息,没有深度报道,他都是在非专业的本职工作之外写着他熟悉的所知道的稿件或是专题。他涉及到党政军民学,以及工农商贸、流通,甚至包括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他都有笔耕不缀。

 

做为一个业余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灵活的头脑,就像一个厨师一样,通过他的手,加上了色香味,通过精心烹调,能够给受众端上很受人欢迎的菜肴,这就是成功的传递。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武冈就有许多像都梁乡士一样很值得别人佩服的奉献者,他们燃烧着自己,奉献着青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老前辈,几十年来武冈的古城文化取得了历久弥新的发展,跻身湖湘文化的实力文化名城阵营,他们是功不可没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杨运焰先生自然不会囿于“规律”的藩篱之中,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对于一个爱凑热闹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决不能局限在纯粹的界限里,而是要跳脱出来,结合自己的阅历,用自己的笔墨,再加上一些标点符号,传达出来的诙谐、调侃以及事实上的理论,不凸显自己,也不过分取悦市场,以向读者传播正能量的精髓为宗旨,即使把文章做得经典化,也要平民化,这也是杨运焰先生为人为文的初衷和宗旨。

 

杨运焰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执着认真的人,写作是个很好打法时间的业余爱好。尤其对于经历坎坷的人来说,非常有利于人生成长。当然,写东西需要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以名利为目的。不管是谁,手里握有的一支笔,应该代表的是读者的利益,可以提升自己和读者的精神和心灵,可以净化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这比有形产品影响更为深远和持久。

 

越是严肃有深度的媒体,越是会把“老”人留下来,现在的一些文化人员尤其是网络媒体,没有透视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敏感性。我们现在每天面临大量的海量的网络信息,简直就是眼花缭乱。而以文树威,以发掘事物真相,以及具有批判性思维,较强的责任感做支撑的多元化发展几乎是每况愈下。随着报纸、杂志,还有网络,又有电视,乃至于手机报的传播融入世界的大家庭,这也是时代的与时俱进的不可避免的见证之一。

 

身处武冈千年古城,我被朋友偶然拉进了这个文化群体。说实在的,看到古城文朋诗友的文笔都这么棒,我也是很震撼的。尤其是有一次在半山的一个寺庙看到杨运焰先生的庙志序言,心里很是惊讶,与我一同去的朋友并且说此君非文非官,只是小城一个自来水公司的小小职员,而且还是古城书协、作协、诗协、乃至于摄影协会、知青协会等等社会团体中还是十分活跃的骨干分子,我更是由衷佩服。以至于后来见到杨运焰先生,不高的个子,快言快语,做事雷厉风行的样子。的确很朴实很厚道的一个汉子,给人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和杨运焰先生交往几次,深知他为人低调内敛,很典型的谦谦君子,他对于民间文化,相对于民间传说、民间艺术、包含都梁民间文人在内的民间母体文化,具有他独立审视的价值和欣赏对象。在古城的新老交替的文艺圈子里,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返朴归真、遵循大巧若拙等等方面,他是无可替代的。

 

武冈的民间文学像其他地方一样,也是属于民间口耳相传的劳动人民所独有的集体财富,纯朴、通俗、口语化,有不可替代的特点。今人要丰富、滋补自己,也应该看到民间文学的多种属性,它既是一种文学现象,又具有多角度研究的价值,可给当地的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人文学提供必不可少的辅助资料。子曰“道不远人” 杨运焰先生精研传统,深入生活,出入古今,直抒己见。特别是读他一系列的描写古城文友的文章,他自己谦虚地说自己虽非“文人”,但其“文人”之情之气,很少矫揉造作之态,实为难得。他笔下不仅观照都梁历史的纵向、横向研究,还有区域性、民族性,而且运用民俗文化学、人类学、和宗教学等学的多角度、多元化的集中在对人物、史事、风物传说的核心研究,发掘武冈特有的区域优势和都梁古境民风民情的古朴清新,将湖湘文化的智慧母题消解、整合、涵化在都梁文化里,使之既有湖湘共同的文化母题,又不失都梁本土文化的色彩。

  

一个文化能够得以长期流传,它必须和时代的脉搏相应合,反映时代的主流意识。而一旦它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就会对一个地区的人们的文化心理与道德观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是武冈王城文化彰显的独特之处。杨运焰先生对武冈在历史上的文化、生态、宗教、民俗、语言的渊源、发展和相互影响,在口承和文献两种形式方面都进行过深入的比较和分析,在一些地方文献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看法和观点,很有见地。他也始终认为民间传承才是研究历史的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的材料,民间传承是史学价值不容忽视的,它可以填补 “正史”所载之谬误。

 

武冈有逾两千年的漫长历史,民间故事与民俗文化,着重从民族的、民俗的因素,上溯一两千多年前,许多描写都梁的诗文歌赋,给后世从艺术角度和美学价值上都提供了借鉴。前者启之,而后者承而益之,前者创之,而后者因而广之。杨运焰先生在存同求异的原则下,不拘泥于俗套,甚至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民间艺人一起,将涉及于民歌、曲艺、戏曲、器乐、舞蹈诸形式的底蕴深厚的民间性的土壤,参与、整理、挖掘了不少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武冈人网,以及其他的一些载体上看过杨运焰先生的文章。文章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或许自己未必清楚流露在文字里的个性心理;当然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如果用心走进作者的时代和个人背景中去,那么作者心怀天下,以赋文明志,就可以让读者穿云透雾琢磨得到,天外落想,想象瑰伟,虚笔写实,妙不可言的中心思想。

 

杨运焰,名如其人,在他人生不同阶段所写的文字,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精粹,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展现。正如他现在热衷的摄影事业一样,镜头所到之处,看似平淡无奇,细则别有洞天。

 

阅读 8254
分享到:
评论列表

秋一

文章写的有点长!只能顶呀!

1411年前

兵子驼

名人名言啊,全力顶了.

1711年前

励志教育

我在20多年前就看过杨运焰老师的作品,但一直难得见上其人。直到今年李子成熟的时节,才有幸见到杨老师。杨老师从事新闻摄影数十年,经验可谓相当丰富。记得那天我向杨老师请教摄影技巧,起初以为杨老师身为武冈文化圈中名人,不肯轻易授徒,谁知杨老师毫不保守,他以自己摄影作品为例,为我讲解了不少摄影秘笈,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杨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正如本文作者苏醒先生所言,“为人低调内敛,很典型的谦谦君子”。都梁乡士,大隐隐于市。

1711年前

故乡的云

楼主太有心了,写出了武冈文人名普。

2011年前

苏醒/都梁

都梁人文谱—杨运焰

天涯社区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39967&PostID=53292621

2211年前

苏醒/都梁

下一篇:都梁人文谱--青松

正在写作中,指日可待。

2411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