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俗世烟火》即将再版重印

《俗世烟火》即将再版重印

红楼一痴 2022-05-16 20:30

《俗世烟火》即将再版重印

《俗世烟火》即将再版重印

图片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朋友、兄弟与学生们。散文随笔集《俗世烟火》首发售罄。这本小集子能得到广大朋友的喜欢,是我所预料不到的。

因为时间关系,初版有点草率,书中仍存在错误之处。再版会慎重审稿,校稿,力求尽量减少别字与错字,尽量使标点符号规范化。会重新排版印刷,书的开本会加大,书的厚度会减少,封面设计采用设计师刘恒先生的画作。

《俗世烟火》是我近几年写作的小结。我的写作关注的是乡愁与怀旧,也有对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总之都为凡人琐事,有烟火气,容易勾起读者的回忆。

我的第二本集子《凡尘偶拾》也已整理就绪,有些内容还待充实。预计2023年春季出版。

 

图片

俗世烟火是本真

——序《俗世烟火》

文/黄三畅

 

      云龙先生要出版散文随笔集《俗世烟火》了,让我作序,我推脱不了,只得勉为其难。

云龙先生是语文老师,我以为语文老师很应该写文章。你在课堂上天花乱坠,说这篇文章写得怎样好怎样好,说文章应该怎样写怎样写,那么如果有学生说,老师,请您写一篇给我们看看,而如果你写不出来,该是怎样尴尬!

云龙先生是不会遇此尴尬的,他写啊,还写得不少。

       这本《俗世烟火》就是他作品的一部分。这些作品我大多读过,或在杂志上,或在网络上,我觉得篇篇都有意味,不少篇什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俗世烟火》,内容涵盖天地古今、乡村城市、身内身外,却又可一言以蔽之,写的是俗世烟火。

       俗世烟火是本真。你身处高位也好,你腰缠万贯也好,你钻进象牙塔也好,到头来,还是会感慨:到底是俗世烟火好!

      读这本《俗世烟火》,您也会感慨:我体味到俗世烟火的本真了。

     《俗世烟火》分为十辑。

      第一辑《悠悠乡愁》,自然写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今乡愁成了时髦名字,实际上古往今来,谁没有乡愁?

《怀念炊烟》里的炊烟,可见可闻,最是乡愁。因为炊烟,是从家里的屋瓦上升起来的,是定时飘起来的,炊烟是“人们归家的信号”。“炊烟,以它独有的古老和温柔,冉冉升腾,慰藉着我稚嫩的心,安抚着我幼小的心灵”。炊烟,想必也会安抚尘世间所有人的心,幼小也好,老迈也好。

      惹人乡愁的,还有幼时的文化生活。“当别的孩子还赖在床上的时候,我已经牵着我的牛行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了,祖孙俩一前一后,怡然自得。爷爷在教我放牛的常识,也教我读唐诗。后来读书了,爷爷不再陪我放牛了,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了一本《唐诗三百首》的小册子,竖排本的,要我记诵。还说先读李白的诗,再读杜甫的诗。我就是在放牛的时候记诵了大量的李白的五言短诗。”(《我爱唐诗》)

     文本里徘徊着的乡愁的幽灵,有共性,尤其是有个性,是熟悉的陌生,陌生的熟悉。惟其如此,我们才会欣然去感受。

     第二辑《秦桥记事》,所记的皆是秦桥的人和事。作者大学毕业后在远离城市的秦桥工作几年,人过留痕,雁过留声,而那里的一些人和事自然也留在他心中。玩而味之,有益有趣。

     “麻子是个有趣的人。他幽默,有人情味,有时也来点恶作剧,不论男女老少都搭得队来。在麻子的人生哲学里,三样宝贝一样都不能缺的,那就是烟、酒、茶,瘾大得很。他常说这三个宝贝若是亲近不得,就说明身体出大问题,死期不远了。”(《麻子记趣》)由麻子的三个宝贝,我们或会联想到自己的几个宝贝,或会反思,我为什么没有哪怕一个宝贝。须知,有嗜好,人生才有意趣;有癖好,人才可交往。

    “最让人难忘的细节还是赵老主动找我谈心”,“赵老的将心比心春风化雨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与处世的原则,时过二十余年,我始终记得他亲切的话语,清瘦的脸庞”。(《永远的赵老》)赵老这样的好人,肯定也能感动读过此文的人。

所写人物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所写事件不是“重大” 的,也很难令人“热泪盈眶”,但能让人玩味,引人深思,这就够了。

       第三辑 《乡土美食》,篇篇会读得齿颊留香。

     《有一种记忆,叫南门口米粉》这样写:“我吃的是酸辣粉,很大的一碗,脆生生的酸豆角哨子,深红的辣油汤,葱花的清香热腾腾地冒出来,顿时口舌生津。而粉是生脆得有劲道有质感的,稠浓的汤汁带着点点儿酸味,容易入喉,也特别爽口”,还是俗世的味道。惟其如此,才广受欢迎。

      俗世的味道,也有高档次的,如武冈血浆鸭。“武冈人吃血浆鸭是颇有讲究的。首先是对食材的要求比较高。鸭子要当地正宗的土鸭,本地人叫它丝鸭,头小,脖子细长,腰身不肥,以不喂饲料者为佳……鸭子喂养时间不能太长,三个月以内的鸭子肉质最鲜美。其次是佐料要新鲜,姜以嫩黄者为上,蒜苗要新,辣椒选本地青椒或者红椒为佳,如果是冬天做此菜,则以咸椒最好,容易入味。”《武冈血浆鸭,哪里的最好呷》这可是免费传授武冈血浆鸭的烹调知识。

       好吃的东西多得很,文本中还有金钩子、糖葫芦酒、姑爷的“土茅台”,、笋、香椿、油饭,等等,都是俗世的美味。“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享受美味,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这一辑,尤可读。

      第四辑《思悟本心》,是眼观鼻,鼻观心。或者说,是由外物而引起的内思。

由竹,作者引起这样的感慨:“竹是高雅的自然生命,它用劲节和中虚诠释着‘脱俗’的哲理内蕴,文人没有不喜爱它的原因就在于此吧。” “与竹的对话,就是与自然的对话,就是与心灵的会晤;面对竹就是面对自己的身影与灵魂。”(《竹 园》)这可以说是对竹的独特的体会。

     “我习惯了一个人坐在家里。独处有时是一种解脱。一个人心事重重的时候最需要的恐怕是独处的欲念吧……我的独处并没有产生超乎寻常的思想,也没有惊人的发现。见惯了红尘滚滚,熙熙攘攘,我只觉得寂寞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哪怕是苦涩的,或者无聊之极的。”(《领会孤独》)这是对孤独的更加匪夷所思的体会。

     “读书做学问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迷信书本,是一种读书态度。”“我的读书之乐尚不在态度,也不专注于学问……我要的是一种心境。不管是云淡风轻的晨曦,还是风雨如磐的黄昏;也不管是烈日当空的正午,还是寂寂人定的夜晚,坐拥书城,手握卷册,闻幽香自远古而来,看烟云从八荒升起,我心起伏,我心滂沱,我心飞扬,我心淡定如止水……”(《读书之思》)没有说教的意味,有的只是诗意的感慨,只是唯我独有的还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感慨。

      读这一辑,常常会暗自赞叹,或拍案惊奇。抒写“一己之见”,不人云亦云,文章才有价值。 

      第五辑《草木有情》,与其说是对草木倾情,毋宁说是对大自然的挚爱。

     《等待昙花》,写深夜看昙花开放。“我凝神注视,果然,花苞在缓缓地轻盈地打开……只见花朵的外围略呈紫色,逐渐变淡,越往花芯颜色越白。硕大的花冠与纤长的花瓣给人无限的惊喜。它的冠有玉兰那么大,它的瓣有墨菊那么长。它一点一点地伸展出来,像沉睡之后苏醒的美女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在临近午夜时分,在万籁俱寂的黑夜里,它娇羞登场了,拖着一袭长长的素裙,它并不奢求观众的多寡,也不企望掌声的热烈与否,它只看准一个时机,优雅地静静地痛快淋漓地开放。”有什么比欣赏大自然的精灵之美更令人心动的?

      大自然赐予的东西可饱眼福,也可抚慰肚腹。地菜的“吃法却多得很,做地菜饺子、包子,做火锅伴料,做地菜糕点,有的和着面粉擀出地菜面,还有用地菜炒腊肉的,用地菜做水煮鱼的,无论哪种吃法,即便是简单的清炒,因其特殊的清香,风味是十分独特的。”(《地菜》)会吃,会做,都是享受。

      读此文本,也会联想到自己对草木的情感吧。而一个人对草木无情,也很难说对人有情吧。

     第六辑《亲情烙印》,顾名思义,是说亲情烙在心里。这种烙印是永远不会磨蚀的。

     奶奶久病不愈,觉得无药可治,想去占仙,幼小的“我”陪着奶奶去。“奶奶右手拄着那根黑竹拐杖,左手牵着我的小手,步履艰难地去占仙。路过大水库之后,下面有条渠道,渠道里面有几个大石头,人要踩着石头才可以过去。”无奈之下,“奶奶说:‘看背着你过不过得?’她回过来蹲下身子,我趴在她瘦弱的背上。”“奶奶吃力地起了身,用拐杖横在腰上,紧紧地贴着我的屁股,她双手牢牢地从后面握着拐杖,我使劲用手抱着她的脖子。奶奶起身了,弯曲着背,腿脚发颤,小心翼翼地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跨过去。好不容易过了渠道,奶奶蹲下身来,右手拄着黑竹拐杖,左手捂着胸口,垂着头在地上喘息。”(《拐杖 》)写得很细腻。我们能体会到,一根拐杖,能撑起重于泰山的亲情啊。

       还有老爸,有着属于自己的哲学。在最艰苦的年月里,老爸相信“君子自强不息”的道理,他始终葆有允执厥中的持重和坚如磐石的笃定。老爸的心态很好,乐天知命,豁达无忧。老爸是那种随缘任运的人,他似乎相信天命。他常说上天给你多少福,总量早就确定的,因此命中该有的终须有,不该有的莫强求。老爸是个实干家,从来就是务实不务虚的。老爸以诚待人,表里如一,善始善终,这是老爸受人尊敬的处世原则。其实老爸也是个生活美学家。退休后的老爸学会了享受生活,尽管他与老妈过得很简单很平凡。”(《老爸的哲学》)这样的哲学,相信读者也会借鉴欣然接受的。

       抒写亲情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此文本中的,独具特色,大可一读。

       第七辑《人间清欢》,总的来说还是俗世烟火的清欢。

     “在我的生活中,茶成了必不可少的饮品。品茶其实是品文化,不管你文化层次有多高,不管你对茶有多少认识,能在氤氲的茶香之中心生敬畏的,他已经懂得了茶的门道了。”(《与茶有关》)这是经念的升华。喝茶需要茶壶,作者也会“养壶”;茶有多种,作者被陈年普洱深深诱惑了;而饮茶者,是需要茶缘的。

      人间清欢也是多样的。“栗子是品质优良的坚果,因其味美且营养丰富成为了大众喜欢的食品。”“我最怀念的,是围着火塘烤栗子……外公从大山里摘回很多栗子……到了冬天大雪封路,一家人没事可干,在堂屋里架起火盆天南地北地聊天,外婆端一碗栗子在桌上,你一个我一个把栗子摆在火盆边沿,不一会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清脆得很,有时还崩起老高,小孩们满地追寻那些蹦蹦跳跳的栗子,批评它们比自己还调皮,逗得大人们乐呵呵的。”(《火塘栗子香》)这种清欢,还是俗世烟火里获得的。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这一辑,在分享作者的清欢之后,也会联想起自己享受过的清欢,或者还会寻求更多的清欢,让自己走出某种泥淖。

       第八辑《生命尊严》,直视生命。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也是尊严的。

“千重要万重要,身体健康最重要,没有健康,一切都是浮云。心存侥幸是人性最脆弱的缺陷。当你拥有健康的时候,或许觉得一切都很自然,甚至天经地义。于是,拼尽全力去追逐财富、地位、荣誉,奢求过声色犬马岁月鎏金的日子,大把大把的日子挥霍在无聊的消遣与感官刺激之上,把生命之外的蜗角虚名当成了生命的尊严,甚至看做是生命的本质。有的即使与疾病和死亡擦肩而过,也暗自庆幸躲过一劫,以为没有降临到头上的灾祸离自己还很遥远。可是,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常怀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之心呢?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将发生什么,一旦厄运降临,你将无法承受生命之重!“(《健康是生命的尊严》)说得很严肃,但,“严是爱”啊。

       生活中总有禁忌,作者对禁忌,也有自己的观点。“中医给我的禁忌多多,西医告诉我啥都可以吃……禁口还是不禁口,确实让我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一个朋友告诉我,医生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他还说人生苦短,想吃什么说明身体需要什么,吃得下什么说明身体能承受什么,吃啥不吃啥全凭自己,不要过多相信医生的话。结果当然是废除了所有禁忌,能吃就吃,想吃就吃,几年下来,体重飙升很快。”(《禁忌》)这样的观点,接受不接受由你了。“我于养生本无知识,只是久病之人得出一点心得,还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最好,刻意禁忌会在心理上人为地造成很大压力,绝不是养生可取的办法。”《禁忌》这也是“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却也耐人寻味。

       这一辑,严肃、沉重的话题还不少,也篇篇读得下去。毕竟是“生命诚可贵”啊。

      第九辑《人世百相》,各样人物,令人深思。

     “姚老狗原本是个读书人,之乎者也张口就来的,能说会道,老一辈的人都还尊称他为“狗先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精神上出了点问题,就不再从事劳动,专门靠要饭度日。当地人说,姚老狗没问题,他就是懒,他头脑灵聪,四肢健全,样样会做,但是什么都不愿意做。”“头发像棕蔸,手脸黧黑,穿得一身肮脏,破烂不堪,背个灰不溜秋的包袱,腋下夹根拐棍。只要院子里一路远远近近有狗叫声,小孩子们就知道是姚老狗来了。”“姚老狗要饭很知趣的,每次只进一个堂屋。那时的老木房子基本上都是几户人家合住的,姚老狗记性蛮好,上次去了哪个堂屋,下次他会选择另一个堂屋。如果主人家没有吃完饭,他是绝不会从包袱里摸出那个粗瓷大碗的,心肠软点的主人若先给他舀饭,他会推辞。”《姚老狗》如此姚老狗,是孔乙己的变种,让人警觉。

    “元满参加了淮海战役,是国军机枪手,在国军节节败退的时候,他与几个穷苦人出身的壮丁守护着一个碉堡。一颗流弹打穿了他的左臂,在共军招降的喇叭声中,元满用机枪挑起自己的白衬衫示意投降,共军的小分队得以顺利通过了火力点。”“全国解放后,元满被作为国军投诚的立功人员对待,政府把他安置在衡阳纺织厂工作。他后来向组织辞职,请求回到老家务农。”于是“在生产队做了一辈子老牛倌”。“有一天下午,他执意坚持要去塘冲边的栾山里放牛,我们只好跟着他把牛赶到山上,一哄而散就摘菌子去了。快回家的时候,只见元满坐在一块石头上抽烟,自言自语,‘这地方好啊,这地方好啊。’我们走近问他,他说这个地方好呢,死了就埋到这里。我们被他吓了一跳,回到家里与大人们说起这事,大家都认为元满的日子不多了。”“果然,一语成谶。不出半月,元满就病了,三天之后的一个清晨,他悄然离世。”(《元满》)人之一生,贫富毁誉,有没有宿命,能不能与命运抗争,让人深思了。

       除了元满,还有金二、游医与老妖婆、姜十一、柏佬、半仙护林员,其遭际、命运,都令人伤悲,令人感慨,还会令人联想起自己。

       第十辑《大地踏歌》以游记为主,篇篇别具特色。

     “我们四人一路直奔赵州桥。我在桥上徘徊,用手摸摸栏杆,蹲下身子仔细地看了看桥面与护栏,一种遗憾,一种说不出的惋惜纠缠在心里。我们看不到一千三百年前的石板,桥头两岸的台阶都是修缮后加过人工的,桥面已经用混泥土保护起来了。我摸着石栏往下走,总想寻找到李春给我们留下的印记。”“桥拱早就被加固了,在原来的两侧按照它的弧度重新用石头发拱,把原来的桥体全部遮蔽,拱上的每一个石头都用很大的铁钉铆上,使之与原来的桥体牢牢地栓在一起,起到加固桥体的作用。这样遮蔽起来的赵州桥,我们很难见到它的真实面目。(《我所见到的赵州桥》)文章写的,实际上是怎样保护、整饬文物的问题,是让文物“脱胎换骨”,还是整旧如旧?

       也有对山水作生动描写的游记。“水面开阔处,网箱养鱼的比较多,一个一个的巨大网箱静止在水面上,排列成一个整齐的行列……不远处,两艘机动船在打渔,后面拖着个长长的三角形渔网,还有一条小船系在大船之后,两个工人在小船上清网。看来是刚刚收过网,在撒网之前需要去除那些捞上来的枯枝或水草。船逆风而行,站在船头浑身凉沁沁的。不禁感叹,实在是冬天了。家长说若是在夏天,这里是最好的避暑之所,一过了五月,湖面上可热闹了,餐饮的船只多起来了,生意好得不得了,还有一种小船停靠在离岸边三四十米远的水面,上面有凉床,租给游客在此睡觉过夜,那才叫做惬意呢。傍岸的游船会悬挂许多灯笼,犹如古时的青雀黄龙之舳,只是船身多了霓虹装饰,水中闪闪的灯影,连成一条长龙,那是个灯的世界,梦的世界。”实写冬景,虚写夏景,虚实结合,手法高明。(《冬游白云湖》)

        除了游记,还写了“大地上”可“踏歌”的一些动物,如“作茧自缚绝对是它的明智”的蚕(《养蚕》),“飞起来发出轰轰的声响,像一部小型的战斗机”的金轰轰(《金轰轰》),等等。皆耐人寻味。

      以上只着重讲文本的内容,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等从略。总的来说吧,“俗世烟火”是可以歆享的,盍试之?

 

 微信图片_20220516202042.jpg微信图片_20220516202049.jpg

 

  

 

 

 

 

 

 


阅读 3655 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