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地母庵

地母庵

曾欣 曾姓人家 2008-05-09 16:15 7

我应该以我的家乡引以为豪。这不单纯是因为她拥有“武冈扶冲”和“长塘曾家”的名字,还因为那儿有一个曾经的“地母庵”庵堂。

如果你这个时候打开了《武冈地图》,那么,你就不难发现在武冈城的东北方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标注“地母庵”的名字,那儿就是我的家乡了。

现在的“地母庵”代表了一个非常普通的行政自然村,它包含了九个组。

“地母庵”作为地名,有着它的来历:

“地为万物之首”。源于《地母真经》中的“地能生万物,如母养群生。”当你有新查询“地母娘娘”的相关资料也表明了:“地母娘娘”即“后土娘娘”。“后土”是道教神名,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神祗”,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神位极高,是主宰大地山川之大神、与主宰天界“玉皇大帝”同样受人间崇敬。汉武帝時(公元前一四○年)命建后土祠,亲自祀拜,如上帝礼仪,后来各朝各代承袭了下来;唐朝以后,因世人将“天”定位“阳”,“地”定位“阴”,因此,“地”即为“母”了,并在民间加上了“娘娘”的后缀称谓。古时候,在中国的大地上(包括台湾),有无数座为供奉“地母娘娘”而修建的“地母庵”。

这里所说的“地母庵”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供奉着的就是上面所描绘的“地母娘娘”。以前的人们,虔诚地供奉着这位神仙,祈求“地母娘娘”能够带给这里的人们生活的资源和财富,特别是在每逢四月十八日的“地母娘娘”圣诞的时候,全村的人(当时的村庄很大,包含了现在的地母庵村、栗塘村、月半村的一部分和永兴村的一部分)包括周边附近多少个村落的人们就会聚集到“地母庵”里来祭祀“地母圣诞”,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地母庵”的的确确有一个庵存在过,甚至这个庵堂还存在了一些年月------大概有上百年或者数百年的寿命吧,却没有人能够考证这个庵堂修建于哪一年。“地母庵”修建在一个位于“长塘曾家”与“潘家冲”之间的山坳坳里面,它的三面环山,一面面向田垄和远处的“倒水冲杨家”。它背靠着的山延伸到了高船岭,三条青石板小路在庵前汇集,正前方的青石板路是夹在两座小山之间的,石板路伴着狭长的田垄直插“倒水冲杨家”可以延伸到武冈城里,向左的那条青石板路通到“潘家冲”、“花桥”和更远的托坪陇里及资江边,向右的青石板路到了“长塘曾家”,然后可到达扶冲深处。庵堂占地数亩。整体建筑有两座,一座是供奉“地母娘娘”的大殿,大殿由八根圆圆的大木柱支撑着,地上撑在石桩上,木柱有双手合抱那么粗,它们的上面,纵横连着数根柱梁,在其上面再有不同规格的短柱子连接着,形成了一个“伞”字形的屋顶,屋顶上盖着青瓦,顶梁和建筑物的四周角落,有尖角眺檐。平常的拜祭和隆重的祭祀活动就是在这个大殿及大殿门前的空地上举行。另外一座建筑比这个大殿要矮小很多,是庵里的住房和厨房。解放之初,庵里还有三个尼姑,还养育了几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解放的时候,小女孩们都被派送给了人家抚养,一个老尼姑后来死了,一个尼姑还俗去了远地,最后一个尼姑就被当地编入了“潘家冲生产队”的户头。老一辈的人还记得她叫王慈姑,大家都叫她“慈娘娘”。她从小就出家到了“地母庵”,跟随了老尼师傅几十年,她不识字,但是每天都随着师傅念诵着《地母经》、《地母真经》和《地母妙经》,因而日复一日,自然熟练了。被编入生产队后,她不能再靠念经度日子了,她必须和生产队里的所有人一样,靠劳动挣工分,挣粮食。七十年代初她死了,“潘家冲”的人集体将她埋葬在“地母庵”后面的山里。那里有许多坟墓,有一些就是埋葬了以前死去的尼姑们,也包括解放时候的那个老尼。

解放的时候,人们将“地母娘娘”的塑像推到炸碎,将大殿空了出来变成了大队的大礼堂,然后又在大殿旁边建起了红砖平房,加上空余地面,于是形成了“双龙小学”。这里开设了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所有班别和课程,我的小学五年的岁月,就是在这个由庵堂改建的小学度过的。每个学期上学的时候,白天有一百多个学生和老师将这里渲染得书声朗朗,夜里却也可以看见黑暗中的几点煤油灯光照着老师的匍匐在安头辛劳备课和批改作业的姿势;而最为热闹的时候,要数当时每个月一场的免费的露天电影。每当这个时候,操场上挤满了人,村里的,附近的,或者稍微远一点乡村的,都会在天黑之前来到这里,观看着黑白电影。后来,因为乡村的小学合并,这里就不再作为学校了,而是偶尔租赁给一些商人,或制作鞭炮,或作为养殖场所,或者干脆空置起来了。

“地母庵”的庵堂已经不复存在了,不单纯只是其本身的功能在解放时候被解散了,甚至连这个地名,在解放后的许多年里,也被改名为“双龙大队”了。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后,“大队”改称“村”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里的地名又被恢复了而被冠以“地母庵村”的称呼。至今。

“地能生万物,如母养群生。王侯及庶民,九州大地众。谁非父母生,十月怀胎苦……”心里在默诵着《地母经》的时候,不由得高兴起来,因为这特殊的地名,却是我和这里所有人的家乡,什么时候我们便能成为响当当的“地母庵村人”呢?

二零零八年二月于东莞

阅读 1.7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顾问

老乡,你们那里我太熟啦,我外婆在火电厂,每次去外婆家都要经过地母庵和长塘曾家,我同学曾德军是你们一个院子的,我现在在虎门龙眼,经常会来长安办事,有空亲自来拜访你!

3115年前

故乡的云

我奶奶的娘家就是那里的,现在还有一个满舅奶奶.小时侯,最喜欢吃扶冲的杨梅啦!

3515年前

故乡的云

我们是不是认识?

2215年前

曾姓人家

今年的五一节前,我又回了一次老家,看到了旧时的"地母庵小学"。学校已经破败不堪了,局部的屋顶和墙壁已经坍塌了,倒时由原来的庵堂大木柱子支撑的“礼堂”还是象旧时一样,应该是“地母娘娘”的神佑了。

2616年前

周宜地

还在吗?

2616年前

言宋

对故乡永怀有深情厚意的人!

3216年前

兵子驼

你说的这些地方我都没有去过哦

3116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