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山村蘑菇

山村蘑菇

舟子 2009-06-19 12:24 26

老家背后有座大岭,岭上全是松树,梅雨季节一到,松树林里净长菌子。

菌子就是蘑菇,种类繁多。不过老家人一般只喜欢两种:红松奶和乌松奶。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这两种野蘑菇的名字要带个“奶”字?

那我告诉你,这两种磨菇味道好吃死了,不管红的乌的,就算白水煮,煮出来的汤也是鲜甜鲜甜,白生生浓得像奶汁。要是加上肉一块炖啊,汤还没烧开就让人流口水了!

你想想,奶是多好的东西!管它什么奶,估计都与好吃挂边!老家人把蘑菇的名字加个“奶”字,就是说蘑菇好吃好吃真好吃啊!

不过,我现在没打算回味蘑菇汤的鲜味儿,而是想说说取蘑菇的趣事儿。

我说取蘑菇,有人可能听不懂。这是老家人的习惯叫法,取就是采,书上说采蘑菇,我老家人说取蘑菇,做的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将山上的蘑菇家族移民,先搬到家里,再弄进胃里。

取是什么意思?按积生的理解,就是山是他的蘑菇银行,蘑菇是他养的,是他存的,他想取就取,手到擒拿。

积生是老家人公认的取蘑菇高手。梅雨季节一到,他就消没声地大清早背个笆篓进山,好像去菜园子里扯猪菜一样,别人还没吃早饭的时候,他就背着满满一笆篓红松奶和乌松奶回来了。然后顺路搭个早班车,马上送到城里去卖。城里人爱死野蘑菇了,价钱比猪肉贵也舍得买。每当梅雨季节来临,积生就以取蘑菇为副业,狠狠发上几笔小财。

积生是我堂哥,比我大好几岁。童年的我看少年的他取蘑菇这么厉害,就死皮赖脸求他,要他带我进山,想顺便沾点光,让我也多取几个菇。哪知他死活不肯,后来还是我父母发了话,他不好拂他们的面子,才极不情愿地答应了。

我和积生一同进过三次山,他提笆篓我挎筛,每次他的笆篓,蘑菇装得盆满钵满,而我的小筛,连一半底都垫不上。为什么?性格使然,积生是个爱吃独食的家伙,他的蘑菇领地,根本就没打算让我染指。我同他进山,他只带我在山路上转。他走在前头,我跟在后头。走着走着,他突然就像野狗撵野兔子一样,蹿到哪棵树下或哪蓬刺里,迅速弯下腰,端粑粑一样,没几秒钟,笆篓里就装了厚厚一层的蘑菇。我人少,力气弱,等我好不容易越过一丛刺趟过一地草跑到他跟前时,他早已在打扫战场了,我运气好的话,最多也就捡两个他落下来的散兵游勇。如是多次,他的笆篓装满了蘑菇,我的筛子却还没有垫到底。整个情况就是,积生知道蘑菇长在哪个地方,但他就是不告诉我,也不带我去,专门搞突然袭击甩开我。他在前面吃肉喝汤,我的后面捡点汤沫沫吃。

第一次同积生进山取蘑菇,我没得到好,技不如人,我甘愿认输,但我不死心。第二次我再跟着去,依然没得到好,这才发现积生在故意避着我,他根本就没想让我取到更多的蘑菇,我心里有点恼,但仍然不死心;第三次再跟着他进山,我比前两次更糟,更加没得到好,才明白积生这小子,根本就是恨不得一个人独吞了整座山上的蘑菇,跟着他走,我将注定得不到丝毫好处。这次我全明白了,也终于死心了,以后就算积生请我去,我也不再和他做一路人了。

人吃着亏上着当,才会慢慢长大。我大了点,取蘑菇不用人带了,敢自己进山了。收获虽说没有积生多,但总比跟着他进山取的蘑菇多。后来,与我同岁的强生找到我,说要与我一起结伴进山取蘑菇。我正愁进山没个伴,自然乐意得很。

强生与我虽说同岁,但我俩的性格却截然不同。比如在取蘑菇这件事上,我们两人就有分歧。我这人比较保守,喜欢按常规出牌,比如我取蘑菇,我一定要知道这座山上产蘑菇我才去。因为按老家人的常识判断,同样的是松树山,有些山出红松奶,有些山出乌松奶,有些山红乌松奶都出,有些山连松奶毛都不长。这些常识,老辈人口口相传,有据可查的。我每次进山,就往传说中出蘑菇的地方跑。大家都知道这些地方出蘑菇,都跑到这里来取,我跑过去,总能分到一杯羹,弄到一餐菜,反正不会空着双手回去。而强生,却往往对这种趋之若骛的取蘑菇方式不屑一顾。他喜欢另辟蹊径,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扎堆,总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在哪个没人去的地方,找到一个蘑菇集群的新大陆。为此,我没少笑他想吃“大黄瓜”和想“发天财”。

记得梅雨季节出蘑菇的时候,强生和我一同进山。进山后,我总是往传说中的蘑菇出产地跑,他却与我背道而驰,老往那些据说连蘑菇毛都不长的山林里跑。结果可想而知,老一辈人传授的常识,毕竟大多情况下管用。有好几次,十次起码有八次,我和强生在山口会合时,他的筛子还是空的,我的筛子却多多少少还有一斤两斤红松奶和乌松奶。我们相视而笑,他不说什么,我也不说什么。

人如果把常识当定律,有时很不靠谱。因为事实证明,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从量变到质变,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老辈人传下来据说连蘑菇毛都不长一根的地方,某天也会破天荒地疯长出大坪大坪的蘑菇来。强生就真的碰到一次,得偿所愿地饱饱吃了一顿“大黄瓜”,发了一笔“大天财”。在一个村人极少进去,林深草密的叫油榨坪的地方,强生某年某月某日无意间闯了进去,当场发现那片方圆丈把宽的地方,密密麻麻长满了一坪坪红松奶和乌松奶。他先取了一筛子回去,然后把他父母叫来,也叫上我,一人挑担箩筐,取了好几担蘑菇回去。这件事当时轰动了全村,连取蘑菇高手的积生见了都自愧不如。

只是,好事仅此一次,以后的日子,村里人再也没有哪个能超越强生取蘑菇的丰硕业绩。而我、积生、强生,也像山里的蘑菇一样慢慢长大,由一个针尖大的小白点儿,长成了一把要替家人遮风挡雨、分忧解难的菌子伞。

山里的孩子,在当今这样的时代,替家人遮风挡雨、分忧解难的最直接的方式,莫不是外出进城打工赚钱了。

积生比我们大,他是最先走出山村去广东打工的人。他去了广东的惠州,在一个叫博罗的地方,进了砖厂做工。听说工作很累很苦,但很赚钱。能赚钱就好,咱山里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赚不到钱。强生在砖厂的几年,应该赚了不少钱。他后来在村里修了新屋,娶了新媳妇,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积生修了屋,娶了媳妇,在村里证明了自己赚钱的实力。就像当初他上山取蘑菇一样,证明了自己是取蘑菇的高手。村里有些老人很羡慕,就上门去求他,要他带自己的子女也去砖厂打工。而积生这人,死性不改,十回有九回不答应,就算有一回答应了,可事到临头,他还是先找个托辞偷偷溜了,生怕人家知道他发财的地方,生怕人家像他一样发财。在我看来,这跟当初我同他进山取蘑菇是一个道理,他恨不得一个人取尽山上所有的蘑菇,恨不得一个人赚尽世上所有的钱。

我和强生,1997年出来打工,同一天同一辆车来的广东。只是虾有虾路,蟹有蟹路,两人坐同一辆车出来,他在广州下了车,去投奔他的亲戚;我在东莞下的车,去找我的亲姐姐。我在广东,一共进了三个厂,第一个是玩具厂,做了21天,丢了50元押金,最后走人;第二个是灯饰厂,做了八个月,跟着一个师傅偷偷学模具,违规动用厂里面的机器,被人告发,炒掉了;第三个是玻璃厂,就是我现在这个厂,我做了十多年了,一直在这里做,而且我想好了,这个厂如果不倒,我就会一直在这里做下去。有人可能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呆在这个厂?其实我前面已经说了,我这人保守,遵从常规与传统,图个安稳的工作和生活。我就像个蘑菇,我觉得现在的工厂,适合我这样的山村蘑菇生长。我在这里由杂工做到主管,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不偏不倚,按着工厂正常的运作轨道和成长模式生长,就好像一个针尖大的蘑菇菌种,借助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慢慢长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成熟蘑菇。我的打工路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适合我的,性格使然啊,谁叫我是这样的性格呢?

强生来到广东后,曾经好长时间和我断了音讯。大约是四年之后,也就是我刚当主管的那会儿,突然有一天保安打电话给我,说门口有个老乡急着找我。我跑门口一看,乖乖,这不是强生吗?也不知他是怎么找到我的,反正两人当场就紧紧抱在一起。强生说他正四处找工作,要我帮忙进厂。我问了问,刚好包装部要人,就把他介绍了进去。没做三个月,他就来找我,说这样干普工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我说,慢慢来吧,我不就是这么熬出头的吗?他叹了口气,说要我像你这么熬?那该到什么时候?于是他执意要走,我也不好多留,就让他走了。记得当时分手的时候,他没说什么,我也没说什么。就像当初我们小时候取蘑菇在在山口会合,他筛子里没蘑菇,我筛子里有点蘑菇,他不说什么,我也不说什么。

强生出了玻璃厂后,时断时续地和我开始有了联系。从电话里得知,他一直在外面漂,不断地进厂,不断地跳厂。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寻找他心中理想的落脚地,就像他小时候的当年,总想在一根蘑菇毛都不长的地方,要找出一大坪红松奶和乌松奶来。我有时也在心里嘀咕,这小子死性不改,老是想吃“大黄瓜”,想发“天财”。

大约又是五年之后,强生给我带来了喜讯,他现在已是某大型塑胶电子厂工模部的主管,年薪已经二十多万了。问起他成功的经历,强生是这样讲的,进这个塑胶电子厂,完全是机缘巧合。当时他正在一个小塑胶厂当注塑学徒,刚做三个月不到,有一天从这个工厂门口过,看到正在招注塑师傅,他就冒充熟手去应试,也怪他运气好,竟还蒙混过关,当上了这个厂的注塑技工。后来因为经常与工模部的人打交代,在塑胶模具设计上还有很多奇思妙想,竟引起了工模部香港经理的特别注意,后来一说合,聊得投机,香港经理一高兴,索性就把他从注塑部调到了工模部。强生说,工模部是个人才济济的好地方啊!密密麻麻的技术人才有点像油榨坪里的好蘑菇,我一个一个拜师,一个一个取经。他们会的我都会了,香港经理就让我当了工模部的主管了。我当时听了直笑,这小子,到底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大黄瓜”竟又让他吃成了。就像当初他在油榨坪取蘑菇一样,年薪二十多万的“天财”业绩,让我这个一年才只几万块的小主管,至今也无法超越啊!

积生也无法超越强生目前的业绩。在我、积生、强生这三个同村人中,积生现在可能是混得最差的一个。前些年,国家有政策,不能占用耕地烧砖,大量烧煤的砖厂也不环保,广东砖厂的生产规模一缩再缩。在砖厂干了好些年的积生,早已失业重谋出路了。积生年纪大,文化低,又没有在正规的工厂做过,工作一直很难找,一般的工厂都不要他。后来他辗转找到我,当时玻璃厂正招临时工,我介绍他进来做了几个月。他还是老样子,不合群,不懂得分享,喜欢吃独食。据他同宿舍的工人讲,他买啤酒只买一瓶,还要躲在蚊帐里喝。后来事情做完,我本来想把他转正,名单己经报上去,可同他一起转正的人老抵触他,说他为人孤僻,性格怪异,极不合群,没有团队精神,甚至还把他的缺点直接捅到经理那里。经理生了气,转正就没搞成。现在积生已回老家种田,忙时种点庄稼,闲时上城里蹬三轮车拉人。日子虽说过得不差,但却也着实辛苦。强生有一次打电话和我说,说他回家看到积生了,人怎么一下子老了那么多!我笑,但无语。

记得老人们常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这话想来,应该有点道理。比如我、积生、强生,三个人小时候取蘑菇的方式不同,长大后各人的出路,不也像取蘑菇的结果一样大为迥异吗?人生,就这么个圈儿,就这么个理儿啊!

2009.6.19

阅读 775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兵子驼

我家就是有山,所以小时候经常去取菌子,那个味道,好香啊,想起来,真还想现在就回家取菌子。。。。。。

115年前

云中乘风

从小看大,三岁看老

215年前

东兴广告_5532

虽然生长在农村,竟没有上山采过蘑菇!

115年前

雄陀刀具

性格决定一切!!

15年前

生化战士

我们那叫取菌子

215年前

舟子

杨老师客气,哪天杨老师要好好给我补上结构这一课!

115年前

老特务

蘑菇种类太多了,人也是一样,我就是荞麦菌。高大厚实不好吃。

115年前

故乡的云

文章结构讲究的开头是“凤头”,中间是“猪肚”,结尾是“豹尾”。不管是传统还是创新,这种写法“放之四海而皆准”。舟子,不好意思,乱点评啦。

115年前

舟子

除了老了,还是那副德性!
好像两年前,你还是小姑娘,上次看到你的文章,竟已有孩子了嘛!

215年前

三三电脑

舟子大哥真的有才,从取菌子想到各人成长的经历,有意思,二年多没见你了,不知是否还是一样大开笑口....

415年前

舟子

是的,最近应是出蘑菇的时候,不过我家背后的山都烧光了,树也砍光,只剩些茅柴,不知还长不长蘑菇!

115年前

闲庭信步

蘑菇﹐好吃﹗現在應該有了吧。

115年前

舟子

我个人觉得这种经改良后的散文写法,还是有点新意的,至少我已经跳出了以前的一些传统套路,但我仔细看了看,有些地方还是没处理好,要好好改良!所有意见,我都是能听得进的!

115年前

云中客_13270

我喜欢这样的文章,言由心出。为什么要遵循那么多规矩呢?

115年前

黄泥坵

這一篇是我有興趣看完的文章,以前寫的太長,沒心思去看,太長,看得好累,可是,這一篇不同,一口氣看完的.
可能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我覺得沒有多餘的地方.沒有以前的講述,就達不到這种效果.這不是拍舟子的馬屁,而且他的屁股不敢拍.

115年前

舟子

唐老师,我开头写那么多,是想达成一个转折的效果!

15年前

舟子

那种铜钱大的菌子箍箍比较好吃些,确实特别鲜美!

615年前

舟子

我当时的考虑是,写蘑菇的细节,再去对应后面做人处事的细节!因为我不想写什么状物抒情的散文,所以在叙述手法上试着改造了一下,看来效果不是很好,似乎你们还接受不了!

1315年前

姜远林

要是加上肉一块炖啊,汤还没烧开就让人流口水了!
-----害我边咽口水边看啊,你果个剁脑壳的!

1215年前

舟子

本来就是没事一个人在唠叨啊,谢谢大家的批评!

415年前

王孝波

采蘑菇之事,说成长法则。

315年前

蚂蚁蚂蚁

这两种磨菇味道好吃死了,不管红的乌的,就算白水煮,煮出来的汤也是鲜甜鲜甜,白生生浓得像奶汁。要是加上肉一块炖啊,汤还没烧开就让人流口水了!
舟子这文章是给城里人看的吧,怎么我吃过的松覃菌不是这个味,有点美化了。哈哈,只说不好的。

1515年前

言宋

舟同志:题材很好。但不够精练。比如开头,用得着那么多文字吗?

715年前

周宜地

双牌_肖体友的评论,评论时间:2009-6-19 12:47:00

瞎点评一下:

对采蘑菇的细节写得太多,重重复复的,感觉视觉被淹在口水坛子的。

体友,只怪太多了,采不赢,所以就采了一个又采一个,哈

615年前

闯飘

瞎点评一下:
对采蘑菇的细节写得太多,重重复复的,感觉视觉被淹在口水坛子的。

615年前

周宜地

一般都是丛生的,找到一个就有可能找到好多的。

915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