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惑不辱使命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获得以下的认识:
其一,儒家美化“禅让”制,把尧舜理想化,有反对君主世袭制的倾向,这是一种民主意识,有进步意义。
其二,中国的远古时代确实存在过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共产社会,史籍的记载大体上是可以相信的。比十九世纪法国的圣西门、英国的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要早二千多年;即使说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那篇具有乌托邦思想的《桃花源记》,也要比西方的著述早一千多年。足见中华文化之伟大,中国先民之智慧。但是,“希望”不等于“现实”。毛泽东曾说过康有为写了一部“大同书”,可中国仍然不能实现“大同”,其原因就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历史不能再逆转而回到原始社会去。
关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问题,我们从以上八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归纳起来就是说,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倡导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强调统一和谐的人生哲学,树立民族自尊自信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勤劳朴素的高贵品格,注重伦理道德修养的高尚情操和崇德尚义的价值取向。
当然,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我们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毋庸讳言,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不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如迷信天命,消极无为,纵欲享受,自私自利等等,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绝大多数人总是能够分清是非善恶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凡符合社会生活需要的就保存和发展,不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就淘汰和舍弃,始终让高尚进步的文化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人类历史上是存在决定意识哲学观点,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道德文化观念,反过来,这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又为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因此,我们既不能把民族传统文化等同或代替社会主义文化,也不能无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性、继承性和历史连续性。既不能搞复古主义,也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而是要有批判、有扬弃、有继承地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从当今儒学的困惑中走出来。我们务必懂得: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有责任让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焕发出青春!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书经》、《易经》、《礼经》、《论语》、《孟子》、《左传》、《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
2005年秋初稿
2007年夏定稿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钟文晖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