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上的寺庙
公堂上的寺庙之多,也是一个奇特现象。一个方周几里宽的小地方,我见过的、听说过的寺庙就有有几处。除了家庙形式的周氏宗祠,还有罗围庵、罗围庙、关帝庙、水口庙,心庵堂等。另外,还有好多土地祠。我家旁边那棵古柏下手边,原来就是一个土地祠,不过现在已经被人踩在脚底下,土地祠的地盘已经成了人行道。
寺庙,涵盖面极宽。佛、道、儒诸教,加上民间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都与寺庙有缘。公堂上的寺庙,也是如此。
罗围庵,是佛教圣地,女和尚——尼姑——住的地方。旧时的罗围庵,座落于公堂村罗围冲。解放初,罗围庵被拆除了,原地址还在。因为是庵堂地,没人敢在那上面修房子。那地方地势极佳,周围山峦怀抱,背靠罗围寨山,面前是罗围冲的出口。解放前,罗围庵的香火极盛。前往罗围庵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著名作家鲁之洛,儿时就在罗围庵挂名出家过。他对我详细说过此事。他说,旧时寺院、庵堂,有不少挂名出家的弟子。这些挂名弟子,不要住进寺院或庵堂,在家中烧香、念经、拜佛即可。其中有一种,就是因了某种原因需要出家的小孩。这些小孩,或是身体欠佳,或是八字太大,父母受不起,需要要去到寺院或庵堂,交上一些钱财,挂上一个名,然后将写名号的竹牌,挂在佛堂后面的墙壁上,算是做了挂名弟子。这种挂名弟子,是可以交纳赎金赎出来的。办了赎身手续,就将牌子取下,不再是挂名弟子。之洛老师到公堂上的罗围庵来当挂名弟子,与他母亲有关。他母亲姓周,是公堂上周家的女儿。他母亲自然对罗围庵很熟悉,所以送他到罗围庵来当挂名弟子。之洛老师说,母亲带他来罗围庵办理手续,以及后来赎身,他都还很小,记得不是太清楚,只记得庵堂离公堂上很近。他说的是对的,罗围庵到公堂上街上,也就是一里把路,确实很近。
之洛老师家在托坪,还特意到公堂上的罗围庵来挂名当弟子,说明当时的罗围庵确实名声在外,很有点影响。
从罗围冲出来,走到离大东路两三百米处,就是罗围庙所在地。
罗围庙,应该是履行管理周围一带阴间世界诸项工作的衙门。为什么?有一事可以为证。那一年在家侍候老娘,我老婆执意要去托坪找一个“降仙”的问仙,看看老母病情到底会如何。我陪她去找到那人时,他首先就问我们那里是哪个庙所管辖的地盘。知道我们住在公堂上后,他说,你们是罗围庙管的。从这可以想象,罗围庙的神,肯定是管辖这一方土地的阴间地方官员。住在罗围庙附近的百姓死后,是当他管的。所以,要请出你家逝世的先人出来说话,怎么能不经过管这一方土地的庙神?
罗围庙,也早就拆掉了,不过我小时候见过。因为顽皮,放牛或扯猪草时,常去罗围庙一带的。在我的记忆里,那庙极阴森。整天门倘开着的,里面除了几个泥塑的菩萨,还有公堂上人春节耍龙灯之后,将龙灯盘起来放在罗围庙房梁上,待来年再耍龙灯时再取下来用。
关帝庙和水口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
关帝庙就在原来的周氏宗祠下手边。关帝庙,是专门祭奠关老爷的地方。我进关帝庙时,关老爷早已在土改时被劈成柴烧掉了,他老人家的地盘成了公堂小学的一部分。我的第一次逃学,就发生在这里。我在逃学的帖子里,对此事有过详细的交代。
水口庙位于资江河边,座落在公堂三颗印的其中一颗之上。
公堂三颗印,是指公堂上靠近资江河边的田垅里,分别突起,成一线排列的三个大土包。传说,公堂上周氏的开先祖公应森公,原住在景福亭旁边的茶里院子,后来发现公堂上田垅里有三个大土包,风水先生说是三颗印,能出好人,就搬迁到了公堂上。应森公逝世后,葬于靠近双井铺的老祖山,朝向也向着三颗印的方向。他老人家大概没有想到,其中的第一颗印上面,后来成了水口庙食品站。
我对水口庙有印象,是因为解放后水口庙被改为食品站,养了很多的猪。养了猪就要喂猪,喂猪就要猪草。于是,我小时常常跟我四姐去扯猪草,拿到水口庙食品站去卖。一背篓猪草,能卖上四五分钱,可高兴呢。
土地祠中,印象最深的是我家旁边的那个。
那时,哪家小孩不好带了,就会到土地祠来“度花”。“度花”除了放炮仗、杀鸡,还要送一棵用杉树做的花树。花树,其实就是用一截杉木缠上纸钱和纸花之类,再沾些杀鸡时流出来的血,然后插在土地祠旁边。做了法事,当事人走了,我就将花树抽走,削去皮后用来做高跷。
公堂上那么多的寺庙,究竟是什么原因,有待考证。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公堂上以前应是周边乡村的一个活动中心。这与公堂上的地理位置有关。现在,公堂上已经自然形成为一个小集镇,周围团转的人都到这里来进行贸易活动。不说别的,如果要修一栋新房,所需要材料基本上可以在公堂上买齐全。
从这一角度看,公堂上的人应该感谢老祖宗应森公,是他为后人找了一个比较好的落脚为生之地。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