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玉兰树下 ,我曾经的家

玉兰树下 ,我曾经的家

胡开雪 都梁月 2007-08-31 22:44 18

走进新宁一中校园,与天竞高的4株玉兰树分外亮眼!那团硕大的绿色下,当年,曾是我的家!这是我家挂的屏条的发祥地……

我家的屏条已挂了22年了。左屏曰:门前柏树滴翠;右屏云:户后玉兰溢香。

追溯一下它的来历,颇有几分情趣。4株苍老、伟岸的玉兰树下,曾有一个小院落,那是文革中风光一时的校办工厂,有几间教室宽。200来平方米。文革过后,它就萧条了。学校的诸多杂物遂堆放于此。

在它的左侧,有三间小瓦房:一间厅房,一间卧房,一间橱房。总面积10来平方米,约是河边教工宿舍的三分之一。1985年前后我住在这里。

《一位偏瘫半个世纪者的足迹》写于这里。记得稿成后,主人公与老伴齐来这小屋,捎来满满一篮鸡蛋,另加几瓶米酒,说是给我补脑。我坚辞不受,老人家都哭了。

站在前门,触目可见从学校大门延伸而来的两排柏树,高者两丈余,矮者一丈余。一路簇拥到现在的教导处门前。我触景生情,常说:两排柏树映蓝天,相亲相爱吻校园。老校长陈贻沛先生闻之,道:佳句!

立于后门,便站在玉兰树下了。抬头一望,百年老树枝繁叶茂,浓阴沁人。

前门、后门,都是双扇门。一个木闩,开关时吱呀有声,像是VCD卡带。

住得久了,就有感触,就要吟风弄月。终有一天,一场滂沱大雨之后,我站在前门看见,那种翠色直逼我的双眼,平生尚未有此景遇。很快,六个字自心海飞出:门前柏树滴翠;还缺下联呢,我返身出了后门,仰首一视,婆娑枝叶,尚泛着雨水的绿光。有了:户后玉兰溢香。

大喜出望外,心里好自在!

得请个书法名家题写,才能见出风雅。其时,我已是新宁县文联常务理事,请了一位名人引我见赵华新先生。我又拜托严宏道先生跟华新先生致意,他们是至亲。在文联办公室,华新先生在裁好的宣纸前凝神、聚气、运腕,半小时后写成。隶体,每字四寸许。右屏加添“胡开雪同志雅嘱”等字,盖下一方长方形印章;左屏加添“八六年华新敬书”等字,盖下两方四方形印章。

那位名人笑对我言:“开雪,这墨宝非寻常之物,盖三处印章,只有你得此殊荣,将来会大大增值的!”

华新先生笑着陪说:“过奖过奖!开雪先生,我献丑了!”

我一连说出无数感谢。我未花一分钱,就得此墨宝。受之有愧呀!我要送点礼物去,华新先生双手作揖:“见外了,你送来,我要完璧归赵的!”

有人打趣:“当然归你,你姓赵!”一屋皆笑。我只好作罢。

一晃几十年过去,面对我家朝夕相处的屏条,说不完对华新先生的敬意!

为我装裱的是忘年交——陈昌旭先生,金石中学校长罗祯良先生的泰山大人。在城关木材站与昌旭先生共事时,他对我异常看重。而今,老先生已作古多年。我常常想起。

到此似应打住,却觉意犹未尽。有二事务必表白。其一,人们走进我家,见到屏条,不免顿生疑惑:柏树在何处?玉兰要在你茅厕里解手,才看得见?看完文章,想必释疑:景随屋动,情随人迁!

如今啦,我的住处可得改成这副对联描摹:门前油烟飘翔(房下是老唐快餐店)。厕所可见玉兰,约有半里路的遥远。

其二,我住过的那个院落,在拆毁后的有一年,某处地基被挖掘成防空洞样,那是半夜三更挖的。清晨,人们揉着惺忪睡眼一瞧,还以为发生地陷。

“哈哈,挖宝的,刘制台家后人所为!”刘制台者,刘坤一也,作过兵部尚书,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几株玉兰系他手植。玉兰树下的小院系他家宅。

埋藏之宝,挖到没挖到,只有他祖宗知道!

因为:祖宗有灵!

而今,玉兰树下,已辟为学校的文化广场;那块雕刻了一个大琢字的大卵石上,有刘制台的石影像在望着我们,一脸肃然!





阅读 1.1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朱心冰

开雪真是幽默!

1816年前

都梁月

新宁出了这麽多的封疆大吏,我曾经写了两句诗:大清皇帝来,新宁大发财!

2016年前

都梁月

刘坤一( 1830-1902 )湖南新宁人 , 字岘壮,清咸丰年间诸生。五年( 1855 )率团练在湖南与太平军作战,屡有战绩而官至两江总督。光绪年间义和团运动起,与各帝国主义订“力保长江之约”,维系“东南大局”稳定。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力争“东三省条约”,会商各国商约,皆能极力坚持,于事有裨。卒谥忠诚。
   《刘坤一事略》收其生平事略及幕僚的祝寿和手札等。刘坤一是清廷重臣,本书有《刘宫保七旬赐寿图》,可知朝廷对其重视,清史馆对其评价也很高。故刘坤一病逝后,清廷发布上谕对其去世表示哀悼,对刘坤一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

2416年前

都梁月

湘军晚期首领、清大臣刘坤一 ,值得大家认识:
刘坤一(1824-1902) 清大臣,字岘庄。湖南新宁任。廪生。1855年(咸丰五年)在乡办团练,旋入湘军。太平天国起义后,入江忠源幕为楚军记室,参与长沙守城之战。后转战湖南、江西、广西等地。1862年(同治元年)起历任广西步政史、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在中俄伊犁交涉中,不为沙俄要挟所屈;中日甲午战争时,支持对日作战。1895年强学会成立,他致函各省督抚,表示支持,并捐五千金列名入会。维新运动起,他攻击康、梁变法,但又反对废黜光绪帝。1901年与张之洞连上三疏

2116年前

都梁月

除了打仗在行外,江忠源的诗文也很有特色,比如江忠源首次入京师作的诗就颇有味道:

   "劳生无计了情缘,踏遍红泥意黯然。

   万里关河鱼腹纸,五更风雪马头鞭。

   浪游燕市悲前事,小别章台感隔年。

   寂寂晓风残月里,选词谁唱柳屯田。"

2516年前

朱心冰

江忠源受赛尚阿命援桂,因见绿营不可用,决心自己建军。他与兄弟江忠■选"质实耐苦之人",将先前镇压雷再浩的子弟兵扩充至五百人,号"楚勇"。江忠源选兵,并不注重士卒本身的武艺,以"胆气为上,质朴次之,技艺又次之",楚勇虽仅五百人,经其调教,成为一支强大的武装。

  随赛尚阿征剿太平军的旗人侍卫开隆阿,骑射冠绝京师,曾在山中射猎猛虎十数,军中号其为"打虎将"。开隆阿十分自负,因见江氏管带楚勇皆"敝衣槁项",甚为蔑视,以为狂妄书生,侥幸得胜而已,与江忠源在帐中相遇,长揖而过,意颇不怿。不久,开隆阿率队出战,被韦

1816年前

朱心冰

江忠源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人。虽一直活跃在镇压农民起义的第一线,铁腕无情,但长期处穷乡僻壤,屡见新宁县百姓因饥馑而从叛,又亲历浙江大荒,江忠源深知百姓疾苦,竟存有百姓造反,情有可原的"大逆不道"想法。江忠源尤其痛恨为富不仁之徒,以为正是这些人把穷人逼上梁山。江忠源曾作诗一首,警告为富之人,切不可坏事做绝,逼民造反:

   "哀此贫氓力耕种,年丰仅足偿什一。

   今年不复望有年,坐令沟壑填白骨。

   但见富人百无忧,谁怜贫者为饥出?

   贫人一旦为饥驱,富人岂得安其室?"

  忧国爱民之心,

2616年前

朱心冰

我对江忠源非常敬慕,《清史稿》称江忠源"究心经世之学,伉爽尚义","伉爽尚义",大概是指江忠源少年时进京赶考,同乡举子病逝旅途,江忠源一斯文人,竟不远千里,将同乡腐臭的尸体背回湖南安葬。京师湖南相距千里,江忠源身负死尸,沿途客栈皆不让其投宿,江忠源以为人死他乡,回归故土,是天下最大的道理,竟然收起读书人的斯文面孔,以武力胁迫店家让其住店。历山河之险阻,赏风雨之艰难,仆仆风尘,几经劳瘁,最终将同乡送归故土。江忠源千里背尸,如太史公笔下之朱家、郭解,实是晚清一豪侠之士。

1416年前

都梁月

是的。流传至今的说法:隔墙两制台,对河两抚台,十里一提台、七里一镇台、五里一协台……这时期,新宁的官员之多,令人瞠目。他们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起家,开山祖师爷是江忠源,他只是一介书生,他又是第一个打败太平军的人;他领几百楚勇,星夜兼程,赶往蓑衣渡,伏击太平军,打死南王冯云山,首开战胜太平军的丰功伟绩,后来战死在江西庐州,以身许国,以身殉国。我曾经说:如果此人不亡,绝无曾国藩的风光!新宁这块地方,曾经是晚清末期以江宗源、刘坤一为代表的60多名清王朝重臣的学育之地,看,多么显赫的一页历史!我们家乡从来没

3816年前

朱心冰

清朝咸丰始,新宁的官员之多,创造了一个奇迹,令人叹为观止!

4116年前

朱心冰

清朝咸丰始,新宁的官员之多,创造了一个奇迹,令人叹为观止!

3216年前

朱心冰

景随屋动,情随人迁!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就是这8个字!欣赏了

4316年前

朱心冰

每当我登上云山,如带的江水系住我的心间。春风吹过秋风又起,万语千言我无从倾泄。赏不尽眼前诗情画意,往日的温情使我深深回忆,深深回忆。啊,啊,我奔忙在异乡,往事依稀,往事依稀,往事依稀。

4716年前

朱心冰

一江水绕过的故乡,那里有我可爱的梅香。旱西门留下初恋的足迹,梯云桥畅谈过我们的理想。啊,啊,那年里花开你和我告别,今日花海里不见你的笑脸,你的笑脸。啊,啊,柔情好似奔流水,滔滔不歇,滔滔不歇。

3416年前

朱心冰

几年前,你发给我,是这样的:
我站在云峰宝顶上,把古老的都梁城遥望。资江水碧波在胸中激荡,凌云塔屹立资水河旁。啊,啊,壮丽的山城,可爱的姑娘,我啊日日夜夜把你挂在心上,挂在心上。啊,啊,我奔忙在异乡,把你留恋,把你回想,把你回想。

3916年前

朱心冰

开雪:久违了。还记得几十年前的老同学吗?

4316年前

都梁月

谢李飞文友的评点!

3416年前

李飞

“门前柏树滴翠;户后玉兰溢香。”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心境。

341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