俢路人和末路人
光绪二十六年,西乡斜头垄那条古老的青石路,经几百年的人走马踩,已经破烂坎坷。招致了过路人心生怨气,有脾气的还会骂几句脏话:“这斜头垄的人都死光了吗,家门口的路都烂成这样了,就不俢补一下。“当然这是偷偷的骂,也就发泄一下而已。
你别小瞧斜头垄这条古老的青石路,它还真是湘西南的一条通衢,北通洞口高沙,南通绥宁城步。在中国过去的封建王朝还没有公路时,各地的交通纽带就是这些青石古道,如果是交通要道,路面一般较宽,约有五尺左右,地方上的短途路,路面就在二至三尺左右。
斜头垄那时颜姓人居多,斜头颜家就有三个自然院落,有大院子颜家、寨脚底颜家、合江水顔家。封建时代家族有祠堂,有族长;地域百庙氹,有会手。所以在地方上主事的一般就是这些祠堂族长,庙氹会手们。那时候整个斜头垄就两个最高学历的秀才,一个是颜顺堂,一个是邓樟如。他们既是有功名的秀才,又是各姓氏里的族长。自古文人多相轻,两人张飞不服马超,面和心不和。
一天,颜秀才去找了邓秀才,邓秀才不屑一顾。颜秀才也是被逼的,斜头垄很多人都向颜秀才提出修补道路的事。颜秀才觉得凭一己之力要维修好一条这么长的路是很难的,但路又确实要修了。再任其烂了下去,别人的流言蜚语难听,特别是外地那些走南闯北的见别地方的路平掌宽阔,而唯斜头垄的路破烂不堪,都会心生不满。
自己做为地方上的头面人物,脸往哪里放呢?所以他虽然不服邓秀才也不得不去求他共同完成斜头垄这条路的修缮。
提起这邓秀才,他也是捡了个秀才,他其实才能平平,是他兄长读书很有学问,他把兄长的文章背诵了。但他兄长是个没有效率速度的人,写一个贴子至少看十二次,别人拿了出了槽门,他还要喊转来捡查几次。他去给他亲姐夫写家先,写了一个字发现稍有瑕疵便作废不要。直到吃中午饭还没有写好一个字。姐夫对他说,你如此做事,等于零。你不要写了,我自己写好了。为此,兄弟俩几年都断绝了往来。
那天报录的人来到斜头邓家,报的是邓樟如中了秀才,其父都不相信,说是考官把兄弟的名字弄错了。直到把大儿子叫来,问了情况,大儿子告诉老子,时间到了,自己的文章才写了两行字。所以说邓秀才是捡了个秀才。中了秀才后,讨了个大户人家的女儿,老婆娘家打发嫁妆田一百二十亩,外加银子三百六十五两,还有两个丫鬟。这邓秀才很是风光,待人也很傲慢的。
颜秀才提出修路的事,他便一口拒绝,说什么他们邓府不是出远门是不要走这路的。因为邓家院子在斜头的最东边,西边有斜头刘家、巷子口,只有一条地方小直路通往邓家。颜秀才说了很多他都不肯出资和成头俢路。顔秀才只好做罢。
颜秀才另找他人成头将路修好,又用一块大石碑刻上幂捐名单。颜秀才家从此兴旺发达,他生有八子,至如今家族人丁达两百多,依然是寨脚底颜家,你如果从斜头垄走一趟,寨脚底高楼林立,别墅层叠,十分气派。
而那个邓秀才,在宣统三年骑马到城步去,走在斜头垄那条通往城步的路上,对面来了一头大水牯,大水牯刚好起毛长,见了马就冲了上去,用那一对大角向马斗去。邓秀才从马上摔了下来,他爬起来想夺开那头牛,而那头牛向他追去,因为他穿了一身红色长袍,那牛和马已经斗红了眼,邓秀才走到江边已经穷途末路,被水牯一角挑起,向空中抛起两三丈高,摔下一命乌呼。至如今,他的后人就一个年届五十的精神病,吃国家低保,政府给向修了三十平米的低矮住宅,双脸默黑墨黑,天天口中念念有词,在外面蹦跶蹦跶。再过十年就是五保戸了,这就是邓秀才不肯做社会公益的结局。
后人有评:
善报恶果终有日,
不信神明无尽期。
同是一朝秀才顶,
是非成败古来稀!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冷面书生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