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的大名,在孩提时候就知晓了。八十年代末,读小学,班主任老师经常在作文课堂上说起他的校友周宜地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在孩提世界,总以为作家是神圣而遥不可及的。
没想到20年后,与周老师相识了,一改孩提时候对作家的观念。周老师风趣幽默、善良随和,有几次碰面留影时,我们都“勾肩搭背”“旁若无人”。
周老师的随和与热情,估计武冈人网很多朋友都深有感触,我也曾得到周老师的热情款待。2011年元月,我和老特务去广州,周老师为了接我们,硬是提前一个小时在广州火车站等候,然后带领我们挤地铁,送我们到达目的地。
与周老师交往的这些年,他谈得最多的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一、不要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二、绝不与不孝之人深交。按我的理解就是感恩与孝道,对于这些,我深以为然。
这次香港华锋公司与武冈人网联合举办征文活动,活动之前,颂戈建议在母亲节前夕举行,后来这次活动的策划交给我。征文的主题,我当时是毫不思索下意识地讲出来的:主题就定“回家的路”。是受周老师的影响吧,孝道与感恩一直在我心中占重要位置。
今天看到周老师的文章《回家的路》,再一次被周老师的孝心感动。
“母亲”执意要回家,因为在“母亲”心中,只有她的老房子才是家,“老房子属于她,她也属于那座老房子”,对于承载自己苦难与喜悦的“家”,才是老人家最后的归属,才能给老人家真正的归属感,可以在这里迎接儿女的归来,送儿女远行。不远千里,送母亲回家,这是孝顺儿子应该做的。
周老师在文中提到一个细节——“巧斗劫匪”,在火车上遭遇劫匪,为了不让母亲担惊受怕,一介书生上演“空城计”,假借邵阳的“恶名”,吓退劫匪。看到这里,我捏了一把汗,如果劫匪不卖“邵阳”的帐,后果就不堪设想。如果劫匪不顾一切硬来来,那会怎么办?我猜想,周老师肯定会拼死护母。幸好这样的事情没发生,幸好一切有惊无险,或许是“邵阳”的恶名震慑住了劫匪,或许是周老师的孝心感动了劫匪。我宁愿相信是后者。
周老师夫妇为了服侍母亲,毅然内退。在职位、前途、物欲面前,周老师夫妇选择了孝道,这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现实生活中,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忠孝不能两全”面前,最后选择的,貌似都是“忠”。那些年代的报纸电视中,报道这样的故事情节时,主人公选择的都是为大家舍小家,多么冠冕堂皇啊,我就不信他们不心存内疚。周老师的选择是对的,虽然舍弃了处级干部待遇,舍弃了唾手可得的一切,但是他得到了孝道。周老师的母亲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欣慰。
我是个俗人,在我心中,所谓的“忠”,永远大不了“孝”。世界上那么多人,让他们去“忠”吧,我能尽心尽意尽到“孝”字,我想这辈子就无憾了。从小到大,看多了那些无限拔高的文章,什么“主义”什么“光明”与“伟大”,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一个笑话,咱小老百姓,就是喜欢看“孝道”、“亲情”等之类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章,这样看得真实,感受得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动。
孩子的思想很大部分是受父母的影响,一个不孝顺的人,不可能希望他的儿女孝顺他,同理,一个孝顺的人,他的儿女绝对会继承这种孝顺观念的。周老师是个孝顺父母的儿子,所以他的儿女理解他孝顺他,周老师欣慰的,不仅仅是儿女的懂事与理解,更多是欣慰孝顺这种美德在后代中得到良好地继承与发扬吧。
在当今这社会,因为工作的不确定性,我们大部分人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但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得回家,记得孝顺父母。
回家的路,或许一直在我们梦中浮现。
(看了周老师的文章后,深受感动,于是在中午休息时分匆就此文,让周老师及各位老乡见笑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张一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