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穿越四中的时空

穿越四中的时空

安心观人 2018-05-04 21:09 8

穿越四中的时空

——刘勇

    我无意翻开曾经喜爱的一本旧书,惊喜地发现书中夹着一张明信片,仔细一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武冈四中一位同学寄给我的。遥想当年,以青春落款钤印,看云卷云舒;暮然回首,人在何处?我问微信群里的同学:“四中安好!”晓燕回复:“湮没于红尘了!”我无语凝噎。凝望着窗外,想跨过关山万重,去穿越四中的时空。

    武冈四中,前身是湖南私立鸿基初级中学,1942年办学,到1948年才核准立案;1958年10月私立鸿基中学并入武冈县第一初级中学;1960年2月,鸿基中学从武冈县第一中学迁往龙江,改名为武冈第四初级中学;1969年下放到公社改名为龙溪中学;1972年由县、区两级领导,更名为龙江区中;1983年又归县管辖,改为武冈县第四中学。

    他从民国走来,特立独行,传承了厚德载物、教书育人的秉性,历经了异地搬迁,独步一时,发达兴盛,创造了卓越辉煌,尤为引人注目;让无数的莘莘学子最荣耀的记忆、最忘情的回眸、最夺目的标签。

    在那个崇尚知识的年代,四中曾经是龙溪镇斗山村的标志牌;四中学子,似乎成了龙江区时尚前卫的文化人,追新求异和灼热追梦的代名词。

    我曾在四中学习过一年半,便转学到父亲工作的地方,后又求学在外。多年来,我打拼与漂泊异地,然而,我的细胞里早已植入了四中的基因与烙印,我的身体里依然流淌着四中的骨髓与血液......

    时过境迁,往事如烟。校门口的血浆鸭的味道让我魂牵梦萦(曾和爱民等同学到校门外的农家炒血浆鸭改善伙食),爱国自备剪刀为同学理发,风趣的言语、夸张的表情也历历在目......也许,在当年那群青春萌动的少男少女的印痕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女神或男神在记忆中模糊了;当年那些激扬文字、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早已为人父母了;志存高远、思想开放、言传身教的老师们如今已逐渐老态了;曾经喜欢在校门口徘徊、毗邻学校村落里的慈祥老人们估计大都已经驾鹤西去了;学校附近传统的民居已经面目全非了,或是被新的楼房替代了......

    时光流淌,经过岁月洗礼的四中校园,简陋了,苍老了,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仿佛在那里做着无奈的挣扎和叹息,却依然掩盖不住昔日的辉煌。

    时代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教育体制的改革,似乎预示了一个新的开始。无须抱愧、惋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正如当年的私立鸿基中学,四中的转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曾经的青青校园,记载学子们探求真知的渴望,梦想与现实的迷惘。四中学子,是不负众望的,有的服务于州县修行于公堂,有的运筹帷幄畅游于商海,有的处江湖之远钟爱于田野,有的写意于山水忘情于文字......不管如何,他们在各自的人生路上,用母校的雨露化为神奇,演奏出一曲曲经久不衰的华章。

    岁月静好,是微信缩短了距离,同窗们能聆听到彼此的心跳,读懂的,装满的,依然是那份“恰同学少年”的情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四中,传播和推广,是让每一个学子有诗有远方。回首往事,是值得每一个学子回溯的,荣耀的,礼赞的。在学子们的记忆深处里,沉淀了许多最厚重、最底蕴、最原本、最风情的内涵与外延,思想与灵魂。

    四中,走过岁月的长河,依然传递兼容并包,人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薪火。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牢记着母校的教诲,怀着对母校的那一份虔诚,义无反顾地传递着他那海纳百川的胸怀。无论延续,还是湮没,勿以成败论英雄;雁过留声,精神不朽,灵魂永存。

    学校周围起伏的山峦,附近村落里古老的石磨、孤独的草垛、高筑的鹊巢、俊俏的燕影、静夜里的狺狺犬吠、黎明前的喔喔鸡啼......萦绕在心头。我想阅尽四中的余韵;长长的呼吸,想嗅满四中的泥香;恬静地聆听,想感悟四中的声音;舒缓地离去,想带走四中曾经的卓越。

    岁月悠久。四中,依然是学子们和漂泊的后裔们记住乡愁、记住族根家脉、系紧故园情感、守住“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最后一块精神领地......

    城市,只是漂泊者生命旅途中一座驿站;游子,也只是浪迹与穿行在都市高楼大厦之间的一位过客。

    然而,我们的血液与骨子里,有一条连着母体的脐带,渗透着四中的那一份基因与夙愿,任凭岁月的利刀,斩不断血脉相连的眷念。我们虽无法预测命运的走向,但,我们却能用他教授的智慧去掌握自已脚下的轨迹。

    四中的校园,物是人非。晨钟暮鼓,还是那么熟悉与清晰,还是那么亲切与温馨,门前那条蜿蜒小溪的潺潺流水,还有那条通向远方的公路,似乎还在告诉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18年5月4日

    

    


阅读 1.9万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安心观人

他从民国走来,特立独行,传承了厚德载物、教书育人了秉性...... 将“教书育人了秉性” 改为 “教书育人的秉性”。再次表示歉意

236年前

都梁月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溪”应为“蹊”,歉意。——已经改好!致歉!

176年前

作者回复:

谢谢您!都梁月

2018/5/10 16:14:12

安心观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溪”应为“蹊”,歉意。

196年前

安心观人

“教书育人了秉性”,请将“了”字改为“的”字。再次谢谢都梁月

156年前

都梁月

烙——已经改正,请阅!

176年前

作者回复:

“教书育人了秉性”,请将“了”字改为“的”字。再次谢谢都梁月

2018/5/7 9:20:20

安心观人

“我的细胞里早已植入了四中的基因与铬印”写错了改为“烙”。谢谢

166年前

安心观人

帮助将“铬”字改为“烙”字。谢谢!

196年前

都梁月

穿越四中的时空情怀,令人感动!

166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