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新闻 洞口大山深处,一群年轻的摆渡人

洞口大山深处,一群年轻的摆渡人

洞口教育 2024-12-17 10:14
大屋瑶族乡地处雪峰山腹地,平均海拔900米,为高寒山区,素有“湖南小西藏”之称。该乡户籍人口5120人,常住人口2600人。大屋瑶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师20人,平均年龄27.8岁,其中党员教师3人,外乡镇教师10人,少数民族教师9人。现有学生10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8人,占学生总数的67%,主要由瑶族、侗族、壮族、回族、苗族组成,寄宿学生34人,是全县八个山区乡中办学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所学校。学校在90后校长梁自胜的带领下,这支极为年轻的队伍,团结进取,务实创新,学校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图片

转变思想,思路决定出路

校长梁自胜工作5年,就成为洞口县首届“恒邦教育之星”;工作9年,既教语文,又教数学,从一年级教到九年级,成为洞口县教育系统为数不多的优秀“通关老师”。该校的年轻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山外乡镇,时常望“山”兴叹,思乡欲“飞”。面对这样的困境加强思想引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校长梁自胜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强信心、重担当、敢作为、塑形象”主题活动、“大屋学校故事我来说”征文赛等,潜移默化影响教师们的精神世界。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峰巅”——这是我们的壮志;“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就像草原不计较落叶的多少”——这是我们的胸怀;“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是我们的信念。作为年轻人,我们应始终对未来保持期待。来到瑶乡,并非意味着人生的挫败,而是需要我们怀揣教育情怀,不断积蓄力量,“加油,努力!”为瑶乡播撒希望,这应成为我们人生的主旋律。任教一方,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唯有勤勉耕耘,方能赢得百姓的口碑与赞誉。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质朴的话语,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赞誉,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校长梁自胜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以及课后饭余的闲暇里,向老师们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梁校长的工作并未止步于口号,还身体力行,四处奔走,诚挚邀请乡贤回乡助教,并利用大屋瑶族乡教育基金,奖优扶弱,温暖了教师们的心田。

校长做老师的思想工作,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日,当晨曦初露,老师们便已守候在教室门口,以温暖的笑容和坚定的身影迎接学生的到来,用无声的行动传递着爱的力量。班会活动、师生谈心、寻找好榜样等,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学生们日渐领悟到,唯有筑牢基础,方能日后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将“绿水青山”切实转化为“金山银山”,而非深陷于无法逾越的山峦困境。

结对帮扶,激活“一池春水”

2023学年,洞口思源实验学校与大屋学校结对帮扶,思源学校副校长肖文和尹德群亲自到大屋上了示范课,文静和曾佩玮老师到大屋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对于大屋学校去思源学校跟岗学习的尹丽霞老师,思源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杨萍老师担任她的师傅,原副校长刘大众亲自组织小学部教导处、教科室、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对尹老师进行听课评课,还专门组织了尹丽霞的跟岗学习汇报课,短短的一个学期,尹老师成长得很快。

本学期,山门镇中心学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教师城乡交流”号召,全力推进大屋学校帮扶工作。选派了刘期理同志协助大屋学校的教学工作,卢艮君老师承担了大屋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刘期理同志深入师生,在全校掀起“崇教尚学”之风。在山门镇中心学校教研团队的鼎力支持下,组织教师去山门镇中学交流学习,联系山门中心校名师“结对帮扶送教”,并以此为契机,在大屋学校兴教研之风,促教师之蜕变,激课堂之学风。大屋学校教师们的“乐业”精神蔚然成风,周五斌老师等教坛新秀崭露头角。周五斌,2022年招聘的特岗教师,初来乍到,便承担了七年级数学、体育和九年级化学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担任九年级的班主任。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2023年上学期,当物理老师因产假而无法继续教学时,他更是临危受命,承担起九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对于初次教学的物理和化学课程,他克服各种困难,他凭借着对学生们的无私付出,在九年级毕业学业会考评价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图片

思源老师在大屋学校上示范课

团结协作,同绘教育蓝图

在偏远山区,学校正面临师资匮乏、教育资源不足以及学生流失等多重挑战。面对优质生源流失的严峻挑战和办公经费的紧张局面,教师们依然勇往直前。由于学生数量减少,课堂气氛冷清,教师们开始积极探索并积累适合小班额的教学方法。在冬日的集体办公室,寒气袭人,但教师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致力于改善教育质量。

老师们大多长期坚守在校园,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了无尽的乐趣与温情。老师们常常呼朋引伴,登高望远;音乐会,自娱自乐;民主生活会,“煮茶”言欢,亲如兄妹。在岁月的点滴中,他们共同将山乡生活绘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

图片

大屋学校潘巧老师在舞蹈室排练舞蹈

民族团结,共谱和谐新篇

大屋瑶族乡,作为少数民族人口占67%的地区,学校积极倡导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学习进步。大课间活动、现身说法以及丰富多彩的板报宣传,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各族少年儿童的心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民族大团结”的美好种子。“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我看见你了”这一充满温情与关怀的教育教学理念,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个民族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关注与爱护。

图片

“我是大山里的孩子,更应懂得反哺这块养育了我的土地!”梁校长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大屋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青年教师们,怀揣敬业与热爱,在这片瑶乡的沃土上,正以不懈的努力和智慧,托起大山孩子的梦想,助他们翱翔天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瑶乡人民的希望之路从此延伸!

来源:洞口教育、图文:刘期理

阅读 1927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