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担谷”品牌含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产量低,父辈们吃谷糠咽野菜,把珍稀的白米,留给我们。他们,为了两担谷而没日没夜地劳作;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两担谷,拯救了无数家庭的生命;国家,也因此挺过了百年不遇的灾难。
改革开放40年,父辈渐渐老去,大部分年轻人涌向城市,大量粮田被建筑物挤占,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农药和化肥污染日趋严重,许多乡村,呈现出荒凉的景象。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国家年年出台一号文件,发展农业、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刻不容缓。
洲志人,一肩挑两担,再累亦无言。一担是对土地的敬重和对民族的自信,一担是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担当。我们,挑起一代国人的记忆,一方面要感恩父辈的养育之恩,传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膳食生活质量,加快促进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
我们以满腔的热情,将两担谷,献给热爱生活的您。
"两担谷"的故事
古老的故事总有点深远和绵长,永远无法从记忆中抹去。不管走多远,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变,优良的传统文化却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和发扬!
小时候,每到饭点,爷辈们总是唠叨着要珍惜粮食,经常讲他们"两担谷"救了全村人的故事:
那是大饥荒中一年的初夏,刚播种不久,队上谷仓里仅剩下两担谷左右的粮食,全队100多号人怎么熬过这青黄不接的季节?队长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安排:每天称出5斤稻谷,舂成大米熬成稀稀的粥汤,分发给老人和小孩喝;成年男女每天则只食草根树皮等充饥。尽管每天饿得头脑发晕、吐清口水,但大家团结一心,以苦为乐,毫无怨言,毅然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依靠这种敬老爱幼、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精神,才使全队人熬过了艰难岁月,保住了生命。自此,两担谷成了全队人团结奉献、担当责任的一个代名词!
小时候,还没分田到户,父亲在外上班,家里就妈妈一个劳动力。我家是实实在在的"半边户",每年仅能从队里分到两担谷。但是,聪明的妈妈却计划得井井有条,让我们姐弟吃着红薯米拌饭上学,两担谷,养育我们健康成长。
如今因党的政策好,再加上袁隆平前辈的卓越贡献,让全国民众过上了丰足的生活。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精,人们对粮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始终记得爷辈的故事,记得“两担谷"的养育之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珍惜每一粒粮食,从我做起!!



相关链接:
信息发布人:水云生 注册日期:2009/11/18 17:59:00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水云生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