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新闻 聚焦天下长沙一餐厅有120名股东 20%净利润用于公益

长沙一餐厅有120名股东 20%净利润用于公益

华声在线 天青石 2014/10/6 14:30:36

 

 

很多人投资一起创业已经是一种潮流,很多人出钱支持一项公益事业也不是新鲜事,但很多人联合创业为爱心造血却并不多见。在长沙,一家由一百多名爱心人士联合创业的餐厅最近开业,他们计划拿出净利润的20%用于支持公益。他们的愿望能否实现?这种公益创业模式能否成功?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这一群怀抱创业梦想的公益人。

金牌义工发起联合创业,打造为公益造血的实体

“这里到时候会做成一面公益墙,这里放一些义卖品,这里展示一周之内长沙多个公益组织的活动时间表……”8月28日,河西麓谷一家基本装修完工的餐厅内,长沙市仁乐公益发展中心主任王清了然于心地设计起餐厅的公益元素,他是“联合创业支持公益”项目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在他的预想里,这个餐厅不仅要拿出20%的盈利支持公益,还要成为公益人的聚集地,成为外界了解、参与公益活动的窗口。

作为资深公益人,王清从1999年便开始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曾获评湖南省首届金牌义工。十多年来坚持公益的过程中,王清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和担忧:靠团队内部捐款扶贫助困很难做大做长久,志愿者流动性太大。他80%的工资都用在了公益上。

如何将爱心人士凝聚起来?王清想过很多办法,效果都不明显。2013年8月,仁乐公益入驻长沙市孵化基地,有望登记注册成为正规的社会组织。王清等十多个核心成员再次思考团队的发展问题,一致认为,要想有持续的公益,就要让团队成员先富起来,要有给公益造血的实体。于是,“联合创业支持公益”的想法应运而生。

经营与公益分离,湘菜大师罗继湘倾力支持

究竟是以团队的名义办公益实体还是完全按商业的模式将经营与公益分离,这是王清等人首先要确定的方向问题。

仁乐骨干彭兴旺认为,这必须是一个盈利的商业项目,“我们首先必须能养活自己,赚了钱才能实实在在拿出来做公益。”

合计之后,王清等人决定在公益圈中招募股东,以众筹的方式联合爱心人士办创业餐厅。餐厅完全按商业模式经营,并定期在股东群中公开财务收支情况,但入股的前提是必须同意将餐厅净利润的20%用于公益事业。

制定项目方案、发布招募说明、举办现场说明会……经过四五个月的准备和宣传,2014年初,已有超过50名爱心朋友入股,筹得30多万元。在国外做过行政管理、自己开过外贸公司的彭兴旺辞去工作,接手餐厅的筹备。从河东到河西、从中心商圈到冷僻新区,彭兴旺等人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寻找合适的餐厅店面。

因公益结缘的著名湘菜大师罗继湘给这个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除了主持说明会、推荐厨师,还同彭兴旺等人一起实地考察店面。6月中旬,店面最终确定在河西麓谷。彭兴旺解释称:“这里中小企业多,有成熟小区,租金相对便宜,餐饮店又少,别看平时都见不到几个行人,吃饭时可要排好长时间的队。”

做放心餐厅,试图打造可复制的造血模式

餐厅地址选定并着手装修,吸引了更多爱心朋友去考察,不少人提出自己的建议。8月31日,“喜湘缘”放心餐厅装修完毕,开始了第一次试餐。与此同时,股东招募时间截止,总共吸引120名爱心朋友入股,总投资超过60万元。9月18日,餐厅正式开业。

之所以称之为“放心餐厅”,王清表示:“我们的原意是希望能让顾客知道在这里吃的每一道菜来自哪里,哪个农场,但是现在一个餐厅的订购量太小,跟周边农场合作让它配送是不实际的,但我们保证所用的油、菜等都是市场上新鲜的、有品质保证的。

彭兴旺更注重其商业性,他强调这是公益项目,而非慈善项目,“公益是共同受益,这就不仅包括投资的爱心股东,还包括顾客以及盈利以后公益活动的帮扶对象。当然,投资、创业肯定是有风险的,我们也没法保证餐厅一定能盈利。”

彭兴旺的脑海里还勾画了一个更大的蓝图——至少在长沙每个区开一家这样的餐厅,做好六家之后就考虑连锁加盟。他希望打造一种可复制的模式为公益造血,也带动和凝聚更多的人支持公益。

 

 

201410061037389364

阅读 359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已关闭评论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